山东法制传媒网讯:(寇文一)又是一年开学季,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每名学子来说,都应是一件值得开心庆祝的事。但对于泗水县杨柳镇楚夏寺村的准大学生小宋来说,高昂的入学费令他忧心忡忡。近日,山东济宁市检察院第九党支部的到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助他圆梦大学。
“没想到检察院的叔叔伯伯还惦记着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学费的事,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8月23日,从济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孔凡学手中接过助学金,小宋连用两个“没想到”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小宋又喜又忧。父亲2011年因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后杳无音信,留下他和还在上初中的弟弟。66岁的祖母张俊平不得不以病弱之躯承担起抚养他们的重担,娘仨儿全靠地里的庄稼和低保度日。高达近万元的入学费对一个出身贫困家庭的学子来说,着实是一笔巨大的数额。小宋也想过趁着暑假打工赚些钱,可面对高昂的学费这犹如杯水车薪。
开学的日子日益逼近,学费还是差好多,正当一家人着急得不行的时候,济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孔凡学、专职检委会委员谷峪带领第九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泗水县杨柳镇楚夏寺村的张俊平老人家中。来之前,他们自发捐款,并与泗水本地的公益组织、爱心企业联系,共筹集资金9200元,解决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上次你们来,帮着孩子办了临时身份证没耽误高考,这次又给孩子送来了学费,俺家大娃子能顺利上大学全靠咱检察院。”张俊平老人紧紧抓住孔凡学副检察长的手,不住地道谢。
原来,楚夏寺村地处泗水县最西边,是济宁市检察院第九党支部的联系村,两年前他们到村里走访时,得知张俊平老人和两个孙子相依为命,生活非常的艰辛。他们将老人纳入帮扶对象,通过联系教育部门,减免了两个孩子上学的各项费用,并协调民政部门,争取了救济款。张俊平的大孙子小宋今年高考,第九党支部的人员一直惦念着,一家老小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什么困难。6月2日,济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孔凡学带领第九党支部的党员干警驱车70多公里来到张俊平老太太家,将他们捐赠的1000元钱交到老人的手中。当询问是否还有其他困难时,老太太反映正要参加高考的大孙子的身份证怎么也找不到了,一家人正急得不知所措。他们赶紧协调当地派出所调取孩子的户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临时身份证。
“6月份去过老人家里之后,我们一直牵挂着他们,得知孩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就想到学费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一道难过的坎儿,我们就自发组织党员干警捐款,并联系泗水当地的爱心企业,帮孩子募集了学费。”济宁市检察院第九党支部书记王汉东告诉记者,在驻村联户、精准扶贫工作中,济宁市检察院每个党支部都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近年来,济宁市检察院第九党支部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结对扶贫等活动,共资助了失学儿童3名,与15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