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周洋)泉城广场是山东济南的“会客厅”,坐落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周边党政机关、商圈企业、学校医院分布密集。
为将警务工作延伸至最前沿,有效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处置街面突发情况的快反快处能力,今年7月,济南市公安局泉城广场警务站正式建成投用。作为济南公安首个市级“快反”平台,该警务站专门部署特巡警支队88名警力24小时屯警运行,着力打造成社会治安防控的第一防线、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自运行以来,泉城广场警务站辖区内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持续提升,巡区可防性案件数环比下降7.1%。
泉城广场警务站结合特巡警职能特点,差异化打造重装、轻装、铁骑三类街面巡防单元。工作人员综合考虑巡区内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空间分布及警力到场时长,科学布设8个驻巡点位,依托“6横4纵”10条主要干道开展机动巡控,最大限度缩短响应时间,对各类警情和突发事件做到“就近、就早、就小”处置,实现巡防布局更精准、防范预警更有力、应对处置更快一秒。
同时,泉城广场警务站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充分发挥公安大数据资源优势,深化警情综合研判与复盘分析,掌握违法犯罪规律特点,在易发案部位、时段精准布防。截至目前,泉城广场警务站巡逻警力主动发现、快速处置警情25起,占全部接处警情数的62.5%。
泉城广场警务站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力,配备数智化警犬、警用巡逻机器人及智慧无人机场,通过前端感知装备与数智警务平台的融合应用,实现对可疑人员、异常行为的信息自动精准采集与实时预警推送。同时,警务站将巡区监控全部纳入视频巡逻体系,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巡检,通过健全“地面+低空”“实兵+视频”的巡逻模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智慧巡防体系。
“谢谢警察同志,这么快帮我找回了孩子。”9月17日15时许,泉城广场警务站巡逻警力接到一位母亲的紧急求助,称其孩子在泉城广场游玩时不慎走失。巡逻警力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警务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民警立即利用数智平台分析研判走失儿童去向,同步通过视频监控查看事发地点录像、开展视频追踪,指引巡逻警力开展搜寻,仅用10分钟便找回了走失儿童。
泉城广场警务站坚持制度先行,系统性构建涵盖党建工作、队伍管理、岗位职责、指挥调度、巡逻防控、监督考核六大类34项内容的制度体系,明确职能定位与执行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和工作步骤,推动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氛围。
同时,泉城广场警务站将整体工作分解为警情分析、巡防质态、内务检查等9类,建立动态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与台账式推进,明确每类工作的内容、责任主体及完成标准,通过“日统计、周评估、月通报”的方式,确保管理全覆盖、细节可把控、过程可追溯、结果可验证。(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