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禹城司法局组织开展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青岛中院发布2024年十大知识产权案例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朱本腾 何文婕)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为“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多元解纷和执行工作情况,并发布2024年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青岛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726件
 
  青岛法院切实增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青岛市委决策部署,“立审执”全流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2024年,青岛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6981件,审结6726件。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受理1082件,审结1027件,其中专利案件321件,同比上升8.47%。
 
  青岛法院审理的全国首起涉游戏软件编辑器著作权侵权案,首起家电测评博主商业诋毁案,甜瓜品种“博洋9”、大豆品种“齐黄34”的品种权侵权案等多起案件入选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山东法院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青岛法院深化机制保障支撑,强化半岛创新一体化保护;打造“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升级版本,建立“法官+技术专家”联动保全模式,发挥六个跨域地区巡回审判的辐射作用,共同提升跨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打造胶东半岛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与相关单位签订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巡回审判工作机制、技术事实查明合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挥青岛知识产权法庭“示范窗口”作用,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培训“青知计划”,开展订单式普法服务;开展蔬菜品种权保护专项调研,向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发送司法建议并得到积极回应,涉寿光地区被告的侵害植物新品种权案件下降17.08%。
 
  超五成纠纷通过非诉调解分流处理
 
  青岛法院积极推动构建“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质效保障”治理模式,为护航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法治保障。青岛法院深化源头治理,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针对知识产权纠纷类型化、规模化成讼特点,加强立案预警识别。通过示范性判决引领,青岛两级法院56.7%的知识产权纠纷通过非诉调解分流处理。青岛两级法院强化多元共治,将包括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商标侵权调委会等在内的438家调解组织及知识产权专家、大学或科研机构教师、专利代理人、退休法官等2798名专业力量吸纳进解纷队伍,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纠纷专业、高效化解。
 
  青岛中院执结知识产权案件127件
 
  青岛法院打造“蓝色风暴”执行品牌,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依托“智慧执行”联动协作平台,打造全国首创的法拍不动产协税办证“一件事”“区块链+股权”“网格+执行”等协作平台,知识产权执行案件财产处置、过户效率大幅提高。青岛法院特别注重加大涉民营、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案件执行力度,积极促成当事人以和解分期履行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既保护了民营企业创新成果,又降低了强制执行对民营企业的消极影响。2024年,青岛中院知识产权执行案件立案142件,执结案件127件,执行到位金额1100余万元。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执行力度,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青知”审判品牌,切实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实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