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青岛中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鱼台法院:挖开了沟壑 解开了当事人心中的隔阂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沟挖成这样你们都同意吗?那就这样,我下橛子了。”“时法官,你下吧,我们也争了很多年了,我们也不闹了。”
  
  八年的纷争随着灰橛的钉下终于落下帷幕,八年的隔阂也随着灰橛的钉下终于破开了窗。
  
  基本案情
  
  这发生在鱼台法院执行局化解的一起长达八年之久的邻里间排除妨碍执行案件的执行现场,双方当事人是邻居,承包的耕地分别在沟渠东西两侧,老赵的在沟渠东面,老吴的在西面。2015年冬,村里进行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对辖区内的沟渠按照一定的标准深挖一遍。但老吴对新挖过的沟渠不满,认为挖沟时自己不在家,沟渠挖偏了,都挖到自己地里了,应该平均挖,于是将新挖的沟渠填平。这条沟渠挖了平、平了挖,从2017年到2022年,反反复复挖了不知道多少次。2023年老赵以相邻关系纠纷把老吴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判决:老吴停止侵害,按照北面沟渠的宽度和深度,沿北面沟渠的走向,向南开挖沟渠一条至双方责任田的南端。但老吴拒不履行,老赵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
  
  案件受理后,执行法官时启波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依法传唤被执行人老吴,督促其停止侵害,开挖沟渠,老吴拒绝签收法律文书,拒不履行判决义务。为推动案件的执行,缓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时启波法官决定以代为履行判决义务的方式,对案涉沟渠进行开挖。
  
  11月中旬,时启波到达案涉沟渠,现场确认执行范围。到达案涉地点后,发现耕地内麦子长势正旺,机械化的强制执行方式势必会对被执行人带来经济损失。一面是维护司法权威和申请执行人老赵的合法权利,一面是被执行人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经思考再三,最终决定用较为平稳的方式化解该案纠纷——人工铁锹开挖沟渠。
  
  12月13日,时启波带着一队身着制服、扛着铁锹的执行干警,来到纠纷的源头——双方当事人的田垄中间的沟渠,在和双方当事人做好最后的沟通确认后,开始对案涉沟渠进行挖掘,双方当事人分别站在各自承包土地中眺望着,“监督”着法官铲起来的每一铲泥土。
  
  “时法官,你们歇一歇,我平的土,我自己挖。”看见执行局的干警们挥舞着铁锹,在一旁眺望的案件当事人蹒跚着步伐赶了过来,“为了解决我们的纠纷,你们亲自下地挖沟,这口气我顺了,不闹了。”
  
  经过执行干警三个多小时的挖掘,在双方当事人的见证下钉下了灌满白灰的灰木橛,八年的纷争随着灰橛的钉下终于落下帷幕,八年的隔阂也随着灰橛的钉下终于破开了窗。(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