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法院:打造靓丽品牌 优化司法服务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屈庆春 邹雪)​“和沐万嘉”“昌心调”“党耀天平·法润高新”“常宏调解工作室”“执破融合”“立审执一体化”……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一个个品牌如一张张名片,展示着该院以开展强理念、优品牌,强主业、优服务,强管理、优质效“三强三优”专项活动为抓手,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效,激活了审判执行工作的“一池春水”,绘就出一幅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靓丽画卷。
 
  筑牢思想根基更新理念促品牌创建
 
  “我也想好好过日子,但是我婆婆嫌弃我,家里凡事都得听她的,还说我是个花钱的累赘。我不想拖累他们,甚至不想活了。”患有抑郁症的张某到法院起诉离婚,缩在调解室的角落里不敢抬头。东昌府区人大代表、该院嘉明法庭特邀调解员张玉平了解情况后发现,在这场婚姻中存在一个过度参与的强势婆婆和从未替妻子说过一句话的失位丈夫。
 
  你认为的付出其实是一种过度干涉,这就是你费力不讨好的根源。很多婚姻都是毁于父母的过度参与,你要让孩子自己经历风雨,形成他们两个人相处的模式。”“如果连你都看不起自己的妻子,便没有人能够看得起她。正是因为她有疾病,你才应该更加心疼她,而不是站在施舍的角度去自我感动。”张玉平对张某婆婆和丈夫说完,转身鼓励张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给孩子一个有娘疼有爹爱的家庭环境。张某当场选择撤诉,两人重归于好。
 
  “三强三优”专项活动中,该院坚持将“和文化”融入家事审判中,打造“和沐万嘉”家事审判品牌,实质化解家事纠纷,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被评为“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多次受到全国人大代表、上级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和沐万嘉”仅是该院“实干勇争先、创优树品牌”的一个缩影。东昌府区法院高新区法庭着力打造“党耀天平·法润高新”特色品牌,始终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融入审判工作;凤凰法庭继承“血换太平”“沉沙池的‘塞罕坝’”的红色基因与奋斗血脉,将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与审判实践相结合;郑家法庭依托“常宏调解工作室”,坚持“法官指导+常宏带动+书记员靠前”的全员调解模式,并在工作中形成了“四心调解法”……一个个品牌如同一面面旗帜,昭示着该院司法为民的情怀和担当。
 
  注重服务大局精进主业促服务升级
 
  某房地产项目因为涉及逾期办理房产证的问题,导致出现群体矛盾,有多名业主在微信群里表示要起诉山东某置业有限公司,要求对方支付逾期办证违约金。网格员小孙立即联系古楼街道“法官工作室”的赵昕法官。赵昕与网格员迅速梳理出该小区共有70多户住户存在逾期办证的情况,主动与山东某置业公司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业主与置业公司之间调解的赔偿比例。部分业主代表当场签订和解协议,拿到了赔偿款,也促成了剩余60多户业主与置业公司的纠纷化解。
 
  东昌府区法院积极探索多元解纷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突出“抓前端、治未病”,着力打造“昌心调”品牌,汇集全区更多层级、更多力量,从“心”出发,唱响多元解纷新篇章,构筑全覆盖调解大格局,将“诉调对接”的“调”往前再移,让多元解纷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为守护一方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共生的温暖司法力量。
 
  山东某钢管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重重债务危机,无力偿还全部欠款,造成多个执行案件积压,执行效果不佳。该院“执破融合”团队迅速介入进行破产原因识别,经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同意,将案件移至破产审理部门审查。债务人负债30余万元,可供清偿的财产总额价值仅20余元,如果简单进行破产清算,债权清偿率为零,债权人得不到一分钱,案虽易“结”但事难“了”。针对该案债务人股东的出资尚未到位需要追缴出资的特殊情况,办案团队最终确定了破产和解的办案思路。
 
  经过多次耐心沟通,当事人双方签订了破产和解协议书,过付了全部款项,最终实现了从“0资产”到“100%清偿完毕”的逆袭。
 
  为着力化解执行不能积案、消化僵尸企业,该院探索建立“执转破”工作机制,成立执行法官和破产法官组成的“执破融合”团队,扎实推进“执破融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管理促质效提升
 
  “本调解书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须依法按期如数履行。逾期未履行的,立案执行后,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应向本院报告财产状况……”“法官,这已经是你第3次念给我听了,我今天就把钱打过去。”
 
  这是一起工伤赔偿纠纷案件。在东昌府区法院法官主持下,原被告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由被告在两个月之内支付原告15万元,同时在调解书中嵌入执行通知。案件在系统中本可以报结“了事”,但在法官心里,这起案件才办了一半。
 
  为让“纸上权益”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该案承办法官每隔半个月就会打电话给被告,将调解书中的执行通知念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促使被告提前履行完毕,既兑现了原告的诉讼利益,又减少了一起执行案件,真正实现了“‘审结’+‘执结’=‘纠纷了结’”的司法目标。
 
  围绕立审执一体化,该院将“利于执行”理念贯穿办案全流程。在立案审查时完整准确收集送达地址、收款账户等当事人信息,在发现诉求不明或难以执行时主动引导当事人进行明确;在出具法律文书时预设性考虑执行问题,在调解文书中设置违约性条款,将执行通知前置嵌入裁判文书,督促义务人自动履行;在刑事审判中注重追赃挽损,执行法官提前介入判决主文如何表述,在移送执行时做到要素全面化、清单化;在执前调解、执行和解等案件执行过程中,审理法官延伸执行,在执行方案制定、执行和解促成、督促自觉履行等方面进行案情会商、释法说理;在5处人民法庭设执行工作室,组建法官加2名辅助人员、法警加2名驻庭执行人员的审执一体化大团队……一系列经验做法被上级法院转发推广。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鸿义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保持讲认真的钻劲、求极致的拼劲和走在前的闯劲,坚持审判工作创亮点、服务大局创业绩,转变司法理念,优化司法服务,加强审判管理,激发队伍活力,真正将“三强三优”做深做实,以高水平司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