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郯城法院:“柳乡和‘枫’”徐徐吹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乳山法院诸往法庭助力乡村“诸民安”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山东乳山法院诸往人民法庭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庭的专业保障作用和地域联络优势,用共建共治“大合唱”代替法院“独角戏”,释放乡村基层治理“倍增效应”。
 
    网格穿针引线,乡情巧解千千结
 
    诸往人民法庭深知,将多元解纷的触角延伸至乡土社会的前端,方能激活源头活水。为此,法庭建立“网格+N”工作机制,搭建法庭与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等基层组织沟通协作平台,充分发挥乡镇网格员“活地图”的作用,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设立“微法庭”,由人民调解员入驻,拓宽调解渠道。
 
    诸往镇某村的老张和老王比邻而居几十年,近年来却因翻建老宅的院墙界限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各执一词,寸土不让,争吵日益激烈。村网格员老李在日常走访中,正遇上双方因此事争吵,老李立刻将纠纷状况上报至诸往人民法庭。法官迅速响应,联系综治中心和司法所,会同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一同进行调解。
 
    调解中,法官并未急于评判对错,而是从“情”字入手,引导双方回忆几十年守望相助的邻里温情。老李让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忆当年宅基地划分的模糊旧事,调解员和法官则拿出卷尺,对照土地证,现场耐心勘测并解释相关法律规定。经过数小时情、理、法交融的疏导,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达成一致。邻里风波在网格“活地图”的敏锐发现和多元解纷力量的温情调解下,未进法庭大门便得到化解。
 
    风险联防共治,筑牢平安压舱石
 
    诸往人民法庭将“和你有约”的防线进一步前移,建立高效敏感的风险信息通报和预警响应机制。一旦在调解或审判工作中发现可能影响区域稳定的矛盾风险点,特别是涉及群体性利益或敏感案件苗头,法庭第一时间向辖区政府发出预警通报,启动联动响应。
 
    近日,法庭在调解一起劳务纠纷案件中,法官敏锐听到当事人老赵抱怨:“这个被告不仅拖欠我的工资,还有五个人的工资都没有给,现在他不见踪影,这笔钱如果要不到,大家心里都憋着火呢!”此言立刻引起法官注意。法庭迅速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委托网格员侧面了解,发现该村有六名农民工都在被告的同一项目上打工,至今未获得劳务报酬。
 
    法庭立即联系镇司法所和综治中心,详细说明了初步掌握的情况和潜在风险。随后,人民调解员老王与法庭法官依据法律法规共同商讨调解方案。经过村委会和镇政府的紧急调度,终于找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被告张某,法官当即会同人民调解员一起对张某进行释法说理,指出村民讨要劳务费合理合法,并告知张某拖欠农民工工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经过连续数日的工作,最终六名农民工与被告张某重新坐下协商。各方达成了分期给付劳务费的方案,在法庭出具的调解书确认下,六位农民工兄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不仅明确了张某分期支付劳务费的具体时间和金额,更赋予了他们依法追索劳动报酬的坚实保障。
 
    诸往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庭所共建”,创设“微法庭”,将法庭的专业力量嵌入基层治理,促成法庭与乡镇政府、司法所、网格等多方主体的“大合唱”,在乳山的青山绿水间,绘就一幅“诸民安”的和谐画卷。(山东乳山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