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 唱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山东淄博法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纪实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伟)人民法庭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和发展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创新推进马锡五式人民法庭建设,打造出“党建引领、‘E+’三联、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淄博模式”。
党建引领,“E+”巡回:深入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近年来,为加强法庭与村居、社区一线的联系,桓台县人民法院唐山人民法庭党支部创建“棠·红”党建品牌。“棠·红”两字寓意传承“巡行乡里、甘棠诀狱”的古人遗风。“‘巡行乡里’,就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倡导的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唐山法庭庭长张文文介绍说,“法庭断案,不是一判了事,只有从‘坐堂问案’到‘深入群众’、从‘机械办案’到‘事要解决’,才能让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
走进唐山法庭,“E+”巡回智慧法庭的标志非常醒目,法官助理小刘正在与大庞村进行连线,就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进行调解。
“E+”巡回智慧法庭是淄博法院立足新时代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大创新,现已在乡镇综治中心、重点村居、重点产业园区等设立“E+”巡回法庭平台57个,配备移动便携、内外网联、电子签章的智慧审判设备,在不增编不盖房的情况下,做到“三必联、六巡回”:偏远山区农村党组织必联、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必联、矛盾易发多发行业组织必联,提供“日常联络、诉讼代办、预警联动、指导民调、完善民约、法治宣传”六项巡回服务,真正让马锡五“携卷下乡、就地办案”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通过此平台,累计开展网上立案、培训咨询、指导调解、巡回开庭666件次,做到“群众哪里有解纷需要,巡回法官就出现在哪里”。
普法先行,乡贤调解:行业纠纷调解走出新路子
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人民法庭所辖乡镇是全县果品种植的重镇,也是买卖、仓储等果业链纠纷群发高发的区域。法庭负责人齐元林说:“近七八年来,沂源果蔬产业产量过剩,果农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劣势。加上果农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中间商‘代办’不正规,导致矛盾纠纷特别多。”
立足于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东里法庭推出独具特色的果业链纠纷诉源治理模式。纠纷治理普法先行,东里法庭在整个辖区所有村镇开展“司法护农·法治入村”宣讲活动,在果农中培养“法律明白人”。
为了从源头化解困扰当地多年的果品纠纷状况,东里法庭还联合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推动辖区建立了“果品行业调解委员会”“仓储行业调解委员会”等多个特色行业调解组织,聘请果品专业知识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为特邀调解员,总结出纠纷“层级过滤法”“现场巡回审理法”等多种特色解纷方法,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特别注重果业链规范引导,联合“苹果协会”等果品行业组织,推出果品买卖合同、果品仓储合同、欠条、仓单等果业链纠纷的规范格式,实现行业性风险前端治理。
立案“吹哨”,部门联动:“区域·板块”治理化解群体纠纷
“我们是特殊的‘吹哨人’,遇到可能引发群体性诉讼的案件就及时吹哨预警,立刻着手处理。”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艳芹说。
今年初,张店区法院立案庭在审查立案中发现,辖区马尚街道办事处某村居村民上传的立案材料涉及800余人,可能引发群体诉讼。立案庭立刻“吹哨”,向马尚人民法庭发出类案预警。经了解,该村10年前曾收取800余户村民办证费,后因房产证无法办理,村委会已将办证费本金退还,村民要求村委会支付10年来的利息和损失。了解情况后,马尚法庭法官会同街道办事处书记、主任开展诉前化解工作,居委会立即拟定了支付利息合理解决的基本方案,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因该方案切实可行,村民很快拿到利息。法院的提前介入、合理建议,有效避免了一起群体性诉讼。
这就是淄博法院“区域·板块”治理模式的效果。人民法庭通过在前端链接立案部门预警网络,实现对辖区重大诉源的精确锁定;在后端建立起纵向直通“镇办—村居—网格”,横向联通综治中心、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的法庭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实现对区域和行业板块内解纷资源的有效调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当事人立案登记—案由分析研判—发出类案或类案隐患预警—协调街道、行业主管部门等联动施策—指派调解员、法官现场普法或召集协调会”的群体纠纷诉前化解完整闭环,真正让辖区重大风险隐患化解于未诉。
四级联调,网上诉讼:深度拓展新时期“微法庭”功能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南营人民法庭主动研判,按照“快、便、灵、暖”要求,利用“微法庭”推动诉源治理,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微法庭”是常年驻在群众微信里的人民法庭。依托这一机制,一方面通过创新“一案一群聊”异步调解模式,足不出户、全天候完成在线举证、质证、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微法庭”服务总站,使人民法庭有机融入多元多点治理体系。今年以来,南营法庭对592起案件发起微信群聊,开展线上法律辅导、释法答疑1790余次,在线调解2365件。
法庭办案团队通过“微法庭”平台对接2至3个街道、镇办及其村居,与片区村居调解主体及司法、税务、公安等联调部门,建立联动工作群,构建“网格排解、村居自解、部门联解、法院调解”四级联调解纷机制。对摸排发现、主动求助的矛盾纠纷,发挥党员村干部熟悉社情民意、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就地化解;对重大、疑难、复杂可能引起诉讼的纠纷,联络片区法官及时介入;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可以通过“微法庭”进行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缴费等诉讼代办工作;对进入诉讼的纠纷,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回流委托调解、协助送达,并进行全流程网上诉讼,形成“微平台、微场地、微距离、微成本、大效果”的良好态势。
法治保障,无讼创建:充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淄博市中小企业有11万家,约占企业总量的90%。但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却面临较多法律困扰。”淄博中小企业商会会长毕思河说。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矛盾纠纷,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与中小企业商会高新区分会合作,以商会为平台,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力量纳入多元解纷体系,积极培育、聘请善于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的人员作为法院特邀调解员,引导企业和职工选择“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不花钱、不跑腿”的方式化解劳动争议等纠纷。
该院还积极与党委政府、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商会、行业组织等联动,推进“无讼村(社区)”“无讼企业”“无讼行业”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为了增强德治文化规范效能,法庭干警和村居干部、名人乡贤、两代表一委员、一村一法律顾问、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互助共建,通过培养法治带头人、规范行规民约,实现基层自治与法治思维、德治方式有机结合。(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