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朱玉富)
岁月的痕迹,就像一首诗,记录着人生的起承的转合。曾经的过往储存在记忆的走廊,让记忆定格。在大呼隆年代老家济南钢城农村家家都有一个猪圈,在那个按工分吃饭的年代,你可别小瞧家里的猪圈,庄户人家的猪圈在那个年代那可是宝贝,也是家家户户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望呢。在那时候曾经有农谚:“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粪是农家宝,庄稼离不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老家东屋的东南角就是这近二十平米左右的一方猪圈,这个猪圈担负起了一家近20口人的重担,也解决了生活的一大部分公分和猪油的大问题。在那个年代它是庄户人家的一条换取工分重要的依靠,在那个大积大造土杂肥的年代,一立方土粪就能换取几十个工分。相当在大呼隆的生产队里劳动十多天。估计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知道什么是土粪。
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化肥、尿素、二胺和复合肥细肥每;每家每户至少都得养一头大猪,因为那个年代猪吃的都是猪草和地瓜秧(叶);端盆一年才能卖到食品站去,换取几斤肥猪油作为一年的油料。一头猪养一年,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要出一回粪,出粪后,再刨土垫栏,只有往返反复的刨土、垫栏,再出粪的循环反复才能多攒粪。这也是庄稼人的日常必备劳作。在家乡有句俗话叫做:“人勤地不懒”。当然养猪人得勤快,得经常垫猪圈,雨季的夏天,为了让猪圈里干燥一些。通常农家人要搂一些树叶,或割一些青草垫在栏里,这样一是可以避免猪圈里都是水汪汪的减少臭气,猪在干净的圈里面生长也舒服;二是为了多沤出一些农家肥。自己家的责任田里需要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生产队集体土地里需要,一立方的农家肥值不少工分,在那个人七劳三加照顾的年代,折合成工分,不仅能分到红到钱还能分到粮食,再说那时候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多一些工分粮也解决不少问题呢,比如家里的孩子好找媳妇什么的。
小时候我是很勤勤的,喜欢干活,也形成了习惯。那时候不爱干活的孩子很少,哪个农村的孩子不喜欢干活?街坊四邻就会说:“这家的孩子真懒,没有出息”!这家的大人脸上也是没有光彩的,谁家摊上这么一个孩子可是要倒霉的。在那样的年代就是这样,人勤劳日子就会好过一些,那时候就是靠勤劳、靠肯卖力气吃饭,不像现在的人都玩脑子,不是靠出力挣大钱,发大财。那时候可不是这样,一是做买卖不仅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还要影响家人;现在投机倒的都成了暴发户,不投机倒把也发不了财,所以说现在最苦的就是靠卖力气吃饭的农民。而那时候经常干脏活苦活,就是干再累的活也不算什么。勤劳是劳动人们的传统。因此,为了让村人说个“勤快”的好评;家里的猪圈我是经常垫土的,垫草垫树叶,几乎是天天都要到栏里看看,所以一个月准起出一大堆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候的猪圈基本上都紧挨着村街,把猪粪晾晒在大街上,这样到时候生产队的的小推车会集中运走。
把猪粪都挖出来后,再把起出来的猪粪用铁锨整理好,整理成方方正正的一堆,到时候生产队的队长和会计带着皮尺量,往往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记住量方的数量,用本子记录下来再回去计算,该折合多少工分就折合多少,年终再到生产队里对工分数量。
我们家一个月起一圈粪,有的家儿一个月要起两猪圈粪,当然那不是养一头猪,而是养两头猪,那时候养两头猪就可以了,再多了就养不起了,因为猪是很能吃的,养猪不能光喂草,猪是吃粮食的,有数的地瓜干和玉米粒人还不够吃呢。那个时候,养猪要喂的地瓜叶、麦糠和青草,养两头猪的人家有那是相当勤劳快的,总是不停下着地往猪圈里垫土垫草垫树叶,除了下雪天和下雨天几乎每天都得往猪圈里垫土!要不哪里起得出那么多粪呢?不能只出不进,只有多往猪圈里垫土垫草垫树叶,才能多出农家肥。不就是为的年终多分工分粮吗?当然有时候为了凑粪槯的数量,也可以把自家天井里的泥土挖出来凑数,一至父亲把老家里的天井挖下一米多深,至今老家天井里还留有一个大坑。
记得在我上学五年级的夏季每逢周六和周日的早晨很早就跟着二哥到村外耧与树叶和梧桐花,有的时候一早晨去两次,弄回来一筐草榆树叶就往猪圈里倒,因为栏底很深,不多日猪圈就被垫得里面很高,栏底浅了,猪就容易往外跑,有时候猪出栏后,满地乱拱。记得有一次,父亲种在天井里种的生菜和韭菜,被猪拱的烂七八糟,被出工回家后的父亲,狠狠地在猪屁股上拍了两铁锨。
那时候哪有什么垃圾啊,根本没有,草木灰、烂菜叶和烂柴禾都倒进猪圈沤成农家肥了。但自从进入八十年代分田到户以后,生产队没了,土地都分包到户,也没有人在地里施农家肥了,各家各户也不再养猪了,取而代之的是氨水、臭化肥、复合肥、二胺肥和尿素肥。日月更迭,华章日新!为了配套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现今农村大街上建了不少的垃圾回收站,埋设了污水管道,各家各户的垃圾全部集中丢进了垃圾箱。村中大街和村南外环路全部变成了泊油路,路两旁全部栽上了风景树和绿化树,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在济南泉城崛起。
现在想找到一个有猪圈的地方,大概在我们那么大的村子里不好找了,也没有听说过哪家还有养猪的。我们家的猪圈都拆了三十年了,猪圈的地方盖成了卫生的旱厕所。猪圈和土粪在我们生活里彻底消失,成为一代人的永恒记忆,猪圈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历史封尘。(作者:山东济南钢城区 朱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