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家庭利益的小事产生纠纷。近日,梁山县义和调解团队成功调解了小路口镇一起邻里之间因宅基地边界而产生的矛盾纠纷。
小路口镇某村村民戴某某与刘某某两家是宅基地相邻邻居,多次因宅基地边界发生纠纷,戴某某认为刘某某新建院落门口前出路是自己的,这块地是村上修路时占用的自家宅基地后补偿的,不愿让刘某某家无偿使用。而刘某某家不承认这是戴某某的宅基地。平时戴某某将车停在这块争议的地方,多次用木棍等杂物挡住刘某某家门口,双方为此争吵不断,积怨已久。村调委会多次进行调解均未达成调解协议,于是申请将该纠纷转给镇调委会。
镇调委会调解员陈栋接受申请后,考虑到此案件看似简单,但实际调解起来难度大,于是申请梁山县义和调解团队参与调解。义和调解团队调解员在征得双方同意调解情况下,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谈话了解事情概况,并进行实地走访,与修路时在职的原村两委干部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到当时为了修路确实占用了戴某某的宅基地,戴某某所描述情况属实。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义和调解团队调解员立即与刘某某联系,将这块土地的实际归属情况告知刘某某。义和调解团队法律顾问对戴某某进行普法教育,对他们一家在刘某某家门口闹并且堵门的行为,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戴某某听后深刻认识到自已的错误行为。随后,调解员采用“背对背调解法”与当事人分别进行了谈话,待双方态度缓和后,联合村干部进行了现场调解,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以安徽“六尺巷”的故事进行引导劝说,最终双方都做出了让步,戴某某一家不再去刘某某家门口闹事,也不再做出堵门的举动。刘某某也同意戴某某平时将车停在两家争议的空地上,两家握手言和,达成一致协议。
宅基地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一旦发现自家宅基地被他人侵占,便会寸土必争,互不相让。本次矛盾纠纷化解中,义和调解团队讲究方式方法,利用调解员熟悉情况,法律顾问知晓法律的特点,立足现状,以理服人,突出自身特色,实现调解员调解技巧和法律顾问团队专业的良好互动、达到最佳效果,最终实现宅基地纠纷妥善解决。(路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