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富凤)诉前鉴定,顾名思议就是诉讼前的鉴定程序。那么到底什么是诉前鉴定?诉前鉴定的优势有哪些?哪些案件可以申请诉前鉴定?诉前鉴定需要什么材料?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什么是诉前鉴定?
诉前鉴定是指当事人在提起诉讼的案件立案前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鉴定意见证明,由人民法院在立案前依照相关程序,委托专业机构对相关专业性问题出具鉴定意见的活动。
二、诉前鉴定的优势有哪些?
1、加快解纷进程。通过诉前鉴定,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有效破解因起诉时损失无法确定导致前期调解工作无法进行的瓶颈,加快诉前调解工作进程,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
2、降低诉讼成本。由于案件还没有起诉,当事人无需向法院缴纳诉讼费用,仅需向鉴定机构缴纳鉴定费。
3、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诉前鉴定与当事人自行委托的诉前鉴定相比,更能保障鉴定材料的真实性,从而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三、哪些案件可以申请诉前鉴定?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二)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
(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四)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五)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其他民事案件。
四、诉前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诉前鉴定需要提交诉前鉴定申请书、当事人身份证明、送达地址确认书、鉴定所需相关鉴定材料以及其他鉴定机构需要的资料,已经进行过鉴定的,需要提供既往鉴定意见书。
综上,诉前鉴定程序日趋实质化,有效缩短了矛盾纠纷诉讼程序时长,降低了群众诉讼时间成本。通过诉前鉴定,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大大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书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