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多部门联动破僵局,法院高效执结借款合同纠纷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多部门联动破僵局,法院高效执结借款合同纠纷案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何博伦)近日,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被执行人拒不配合、刻意躲避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法官联合多部门,通过规范的执行流程与耐心的沟通协调,最终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将案款顺利交付申请执行人,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温度。
 
    据悉,该案源于一起普通的银行贷款纠纷。数年前,被执行人李某因个人资金需求,向当地某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然而贷款到期后,李某却未能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李某向银行偿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但判决生效后,李某仍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
 
    案件移交执行局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尝试与李某取得联系,多次拨打其电话均无人接听,前往其登记住址查找,也始终未见其踪影。为保障案件顺利推进,执行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李某发布了执行公告,告知其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公告期届满后,李某依旧毫无回应,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为打破这一局面,执行法官决定采取进一步执行措施——在公告期届满的第二天,立即前往被执行人名下房产进行强制开锁评估房产。考虑到强制执行过程需严格规范,确保程序公正透明,执行法官主动联系了被执行人李某所在社区、公证处、申请执行人银行以及当地司法局,共同制定执行方案。执行当天,各部门工作人员准时到场,全程开启录音录像设备,确保整个执行过程有据可查。
 
    在强制开锁前,执行法官再次来到李某家门口,反复敲门并大声表明身份及来意,屋内始终无人应答。在确认屋内无明显异常后,开锁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开启房门。进入房屋后,执行法官发现卧室门紧锁,再次敲门呼喊后,屋内传来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该男子声称自己是李某的朋友,只是临时在此居住,不清楚李某的去向。但执行法官凭借多年办案经验,察觉该男子言辞闪烁,与此前掌握的李某信息高度吻合。经过耐心劝说和法律释明,该男子最终承认自己就是被执行人李某。
 
    此时,李某的亲戚主动联系法院,解释李某因缺乏法律意识,又从未经历过此类事情,胆子小,才选择逃避执行,希望法院能给予其一定的时间配合解决问题。执行法官考虑到李某并非恶意拖欠,且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意愿,便与李某及其亲戚、申请执行人银行进行多方沟通。最终,李某决定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出售给其老板,用售房款偿还银行贷款。
 
    在法院的监督下,房产交易顺利完成,李某及时将执行案款足额交付至法院账户。法院在收到案款后,第一时间将款项转交给申请执行人。至此,这起历时数月、一度陷入僵局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被执行人也避免了因拒不履行义务而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此次案件的成功执结,不仅体现了法院执行工作的严谨性与高效性,更彰显了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通化县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积极联动各部门形成执行合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