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邹城开展“丹青送福 喜迎新春”公益手写春联送“福”字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山东东阿:用好“三心”去调解争做优秀专职人民调解员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吴彤 赵建超 沈克超)崔行仁,今年66岁,是一名中共党员,2021年7月从事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至今已经有2年的时间。这两年,他从一个调解工作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他始终用“热心”“细心”“耐心”进行调解,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好评和一致认可。
 
  调解要“热心”。“热心”,指的是热爱调解工作,对待当事人要热情服务。只有拿真心才能换真心,只有“热心”调解,才能获得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崔行仁一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从事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前,他就当了多年的村干部,谁家有点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他都会热心地帮忙进行处理。他经常说:“我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能够帮到人家我感到很开心,感觉自己活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从事专职人民调解员后,他从服务一个村居,变成了服务十几个村居,这十几个村居只要是发生了矛盾纠纷,他总会“热心”的进行调解。记得有一次,鱼山镇某村村民甲某,放羊经过路口时,乙某驾驶小汽车由西向东行驶,由于车速过快刹车刹不住,车辆闯入羊群中,造成三只羊死亡、一只羊的腿被轧断,两人因赔偿问题在马路上发生了纠纷,崔行仁出门办事,正好遇见这件事情,他主动上前进行了调解。崔行仁首先批评了乙某在乡村道路驾车车速过快的行为。随后,他告知甲某放羊经过马路时,应当注意避让车辆。通过向两人讲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和《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促使两人达成赔偿协议,化解了这件矛盾纠纷。
 
  调解要“细心”。“细心”指的是要善于观察,要学会从双方当事人的言谈举止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在调解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当事人往往只会述说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对于其他事实,经常找各种借口搪塞推诿。这时,只有耐心观察,从多方渠道了解事情经过,才能掌握更多调解主动权,从而公平、公正的开展调解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回到解决纠纷的正确轨道上,达到预期的调解效果。
 
  调解要“耐心”。“耐心”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崔行仁本身来说,他一开始从事调解工作时,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有限,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有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经常抽出时间,通过向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法律顾问请教以及加强自学等方式,学习人民调解的工作方法与技巧、调解文书格式、制作以及相关关法律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和调解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耐心”是指开展调解工作,往往要下笨功夫,很多事情不会一次性解决,需要长期进行调解。有一次,鱼山镇某村村民甲某和乙某因为树木遮阴的问题发生了矛盾纠纷。甲某认为邻居乙某栽种的树木对自己家造成遮阴影响,要求乙某去除院子里的树木,乙某坚持认为树木种在了自己家中,别人无权干涉,拒不去除树木。崔行仁因为这件事情奔波了大半年,前前后后跑了几十次。他通过多方面、多个人做乙某的思想工作,最终打动了乙某,乙某去除了树木。这件事情解决后,得到了甲某、乙某以及该村干部群众的热烈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崔行仁是一名能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优秀专职人民调解员。
 
  崔行仁通过“三心”工作法,使自己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工作中,他尽最大的努力将矛盾纠纷消灭在初始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不断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后,他仍将继续奋斗在调解工作第一线,努力为法治鱼山、平安鱼山、和谐鱼山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山东东阿县司法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