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讯:从市区出发,行驶过牛角岭盘山公路,第二个村子便是黄鹿井村。古朴的古村落建筑掩映在青山秀水之中,关于古井的美丽传说沿着青石板路传来,溪水潺潺,鱼儿畅游其间,牧羊人驱赶着羊群从身边经过,房前屋后的菜园、果园里飘出阵阵清香,广场舞台上传来歌声,一切有关儿时的记忆都可在这里找到。从去年开始,青州市旅游局将黄鹿井村列为全市乡村旅游标杆示范村进行培育,为该村旅游发展积极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帮助黄鹿井村编制开发方案,并指导进行游客中心、农家乐接待场所、导引标识、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中乡村旅游经营户提供免费培训。黄鹿井村的村民们也在村委书记李全文的号召下,纷纷捐款筹资修复古村、发展旅游,在村门前,村民们耗资数十万立起了一座巨大的青石门,门上可见雕工精湛的九龙壁,给人以磅礴大气之印象,村中两侧栏杆也是青石铸就,蔓延几百米,把游客“送”到村中。
村支部书记李全文兼任义务讲解员,带领游客进入古村游览。此行第一个景点,是村中的文化广场,广场东侧,最显眼的莫过于一座贞节牌坊,上书“彤管昭烈”四个大字,有圣旨雕刻其上。不远处,就是古村入口,从水泥路换成了青石路,把人仿佛拉进了古色古香的旧时光中,开启一场探秘之旅。
黄鹿井村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早在明清时期,就出过文武举人。文举人故居至今保留着四合院的格局,屋主人留恋老屋、珍惜过往,目前四合院已对游客开放:院内有两只可爱的小猫,一只小狗,好奇地看着游人,故居有三进,虽经百年风霜,依旧能看出以往的显赫,在四合院西屋,摆放着煤油灯、原始的电视与收音机等物件,不少是屋主人从外地收藏而来。
现在人们已经对“约长”这个官衔不甚熟悉了,几十年前,青州西南约管辖范围东至青州城西,西至淄川佛村,南至淄川太河,北至临淄金岭,这位约长名为李良瑞,是黄鹿井村村民。他的故居在黄鹿井村一片深巷中,院子外两道大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见踪影,约长显赫时,工匠精雕细琢,门外的青石石缝整齐而细密。进门去,一位老奶奶正在院子里洗菜,而老大爷站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游人,给人十足的亲切感。
在黄鹿井村,“李”是大姓,今年,村庄李姓村民合资修起了李氏宗祠,书写祖训以教育宗族,宗祠壮观森严,这是李氏族人百十年间凝聚。村中有三棵古槐,最古老的宋槐现今只留躯干,内部已被腐蚀,就算如此,古槐的枝叶仍旧繁茂。村民们怕树倒塌,用钢筋水泥焊起了支架支撑着槐树。距离宋槐不远,就是清朝时修建的关帝庙,关帝庙遗址今年复修。据李全文介绍,那时村里干旱了许久,关帝庙落成那天就下起了雨,于是村中的老人对关老爷更加信奉。
沿着青石板路走到村中古井前,井壁已被粗麻绳磨出了一道道深沟,井边有一座道士和鹿的雕塑。相传,黄鹿井村村民葛文亮去20里外打水归来,在这里遇见了一个牵着鹿的道士,道士为鹿讨些水喝,葛文亮见鹿可怜,心生怜悯,把自己辛苦打来的一桶水给鹿饮。老道拿着拂尘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对葛文亮道:“饮你水一桶,还你井一眼。”说完飘然归去,葛文亮之后带人去挖井,果然打出了一口甘甜的井水,有了水源之后,村民们商议,将村名也改成了‘ 黄鹿井’。这个传说给满含古朴风味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不过这口井,在当时的确养活了黄鹿井村以及附近好几个村子的村民。今年,村里在井边围了护栏,保护游客安全,雕像伫立在一侧,为这座村庄继续祈祷着安宁。
在村口马路对面,是村民李文山免费为村里修建的另一个景点,有亭台、流水、人家,有红枫、海棠、木瓜,远望山上还有一座瞭 望亭。李文山说,他在外面挣了些钱,并不想住在市区,他就愿意在老家修上这么一间屋子住,他养了家禽,种了芹菜,这日子再美好不过。
黄鹿井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村内农家乐接待设施干净、卫生,游客来此可以吃到地道的农家饭菜,全羊、笨鸡、煎饼等乡间美食端上桌让游客们赞不绝口。黄鹿井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将古宅、古道、古井、古树、河水、羊群、林地、菜园、戏台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打造出一处大自然、古村落、村民、游客和谐共处的生动的“乡村记忆”空间。来到这座宁静的小山村,游客可以和村民一起放羊、参加生产劳动,可以带着家人和孩子嬉水、摸鱼、采摘果蔬、沾知了,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不久后,青州市邮政局还会发行黄鹿井村景点邮票,村中的美景,将会附在信件之上,飞往全国各地。(潍坊晚报·青州新闻记者 侯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