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年度记忆
——2024年温暖瞬间
山东法制传媒网:(唐晓菲)时光荏苒,岁月奔流,转眼间,2024年即将与我们挥手道别。在这一年里,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法庭内外,不仅上演着一场场正义与公平的较量,更见证了无数次人性的光辉与情感的交融,它们如同冬日里的阳光,穿透层层冰霜,照亮了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一场关于正义的“双向奔赴”
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温暖了我的这个冬天。被告人因销售假药被提起公诉,但因其租住的房屋不符合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居住条件,调查机关出具了其不适宜接受社区矫正的意见。但了解到其系未成年女儿的唯一抚养人,如果强制收监一定会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法院根据有利于陈某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为其指定社区矫正执行地,最终宣告缓刑。判决生效后,我们顶风冒雪,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两千多公里外的被告人现居住地,经过一番沟通后,将其送到了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报道,至此案件得以完美的解决,于是我们踏上返程的路,继续奔赴下一个天明……
一次温暖寒冬的“心愿点亮”
11月23日,我和其他党员干警来到了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林子头社区,将精心挑选的书籍、书包、画笔送到了小朋友们的手上,这是我们开展“微心愿”活动的第七个年头。每一份礼物都蕴含着我们对孩子们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当看着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我们的心也跟着柔软下来。礼物很轻,点亮的是温暖的梦,心愿很小,传递的是深厚的情,孩子们的心愿在法治的护航下必将硕果累累。
一幕“法”“情”兼顾的“父子融冰”
“赡养费多少我不在乎,主要是缓和了我们爷俩的关系啊”。由于被执行人的原生家庭因素,他与父亲关系淡漠,同时自己生活拮据无力负担赡养义务。在办理这起赡养费纠纷案的时候,我们与父子双方从“情”与“法”两个角度积极地进行沟通协调,让积怨多年的父子冰释前嫌,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得以重续。看着老人脸上欣慰的笑容,我感觉连日来工作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一堂“未”爱守护的“法治对话”
作为一名法治副校长,学校讲台是我的第二个“阵地”。今年的宪法日当天,我来到了白山市第二十中学,请同学们看了一部电影。我以电影为切入点为同学们讲授校园犯罪以及校园欺凌等多发类型案件的法律问题,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看着这些真诚可爱的孩子,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守护好青春的净土,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一朵花都能够绚丽绽放。
此刻,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我们不仅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每一个感动瞬间,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也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源泉。2025,江源区法院将继续秉承司法为民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畅通权益实现的“最后一公里”,一起让温暖接力。(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