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省委财经委员会“十五五”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召开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山东检察机关三项成果亮相全国检察智能化建设专题会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日,最高检召开检察智能化建设专题会,对第一批智能化建设及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北京、江苏等十个试点省份参加,山东等七个省份进行了演示汇报。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及最高检相关业务厅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并对各省汇报进行了点评。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新建带队演示汇报了音视频智能审查、大数据法律监督智能化建模及智能化专题分析三项成果,得到了最高检参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全国检察机关智能化建设的第一批试点省份,山东省检察院积极贯彻全国及全省检察长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全省数字法治、数字检察部署要求,深化科技在法律监督中的应用,提升监督效能。自今年4月以来,由省检察院统一建设,在全省三级院部署应用了智能辅助办案平台,完成了8场景7罪名的试点研发任务,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今年以来,省检察院指导各级院新研发法律监督模型490个,省检察院冠名模型增至279个,其中,58个模型在最高检平台上架。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14285件案件卷宗的数字化治理,辅助办理案件11754件,智能辅助功能调用达100万次。
 
    成果一:音视频智能审查
 
    山东检察机关深化“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大力加强监控联网建设,梳理出9大类80余条研判规则,利用AI智能技术研发“视频智能分析监督系统”。系统从海量监控视频中自动抓取重点岗位人员异常活动等音视频录像,智能甄别违法违规行为特征要素,以高于80倍人工效率精准发现违法违规线索,破解监督难题。
 
    成果二:大数据法律监督智能化建模
 
    山东检察机关针对数据整合难度大、建模技术门槛高、模型迁移性差等难题,梳理形成覆盖7个业务条线,40个法律监督场景,138个监督点的模型监督体系,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开发了“智能建模”工具,彻底消除了构建监督模型的技术门槛,解耦了数据的绑定,实现了“数据要素智能化提取、模型搭建问答式生成”。办案检察官可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跨省域、跨平台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
 
    成果三:智能化专题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党组关于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的部署要求,以数字赋能检察工作,山东检察机关针对刑事检察业务,梳理形成通用、类案、个案三大类共计63个具体场景的标准化需求文档,从专题分析的需要出发,建立总体情况的维度、案的维度和人的维度等多层要素库,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对办案文书、卷宗中相关非结构化数据的全量自动提取,智能提炼总结观点,一键生成分析报告,推动进一步提升业务管理能力,服务参与社会治理。
 
    下一步,山东检察机关将按照最高检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大模型分析能力,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动检察业务标准与智能化应用的深度融合,赋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全国检察机关智能化建设提供更多山东经验。
 
    来源:山东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