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公安多措并举加强派出所工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山东边检助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忠诚担当守国门 全力以赴促发展
  
  山东边检助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山东法制传媒网:山东,东依黄海,因山而雄、以海而阔,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便捷的海陆通道,历史上是交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如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限希望的热土,沐浴着新时代的东风,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政策不断推出,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往来更加紧密。
  
  作为驻守在国门口岸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牢牢抓住服务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全力以赴守国门、保稳定、促发展。
  
  更暖心——
  
  提升经济建设融入度
  
  8月13日凌晨,在日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监护下,由我国船厂建造的巴拿马籍轮船缓缓驶离日照港,载运4000余吨国产货物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加利亚,这是该轮船自下水以来首航出境。
  
  为保障新船顺利首航出境,日照边检站积极对接企业和船方需求,充分进行调研,“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安排业务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组成勤务小组,把查验窗口前置码头一线,登上货轮开展人证对照、证件查验、船体检查等工作,并为轮船快速办理出境边检手续,最大限度提供通关便利。优质、便捷、高效的边检服务,得到船方、企业的一致好评。
  
  这是山东边检机关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将“边检一体化服务格局构建、数据边检政务支撑、出入境业态精准贴靠保障”三项重点任务确定为2024年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今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民警走访政府机关、联检单位等150余次,通过实地观摩、座谈研讨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30余条,掌握企业需求50余项,积极参与研定优化山东省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等发展措施,融入驻地经济发展规划程度有力提升。
  
  根据前期调研成果,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多次召开专题业务研讨会,组织山东省海港业务专家骨干围绕一体化服务进行研究论证,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服务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等一揽子举措,在查验流程、管理模式等方面出台相关方案。
  
  “报告,货运航班无异常,可以办理手续。”今年2月29日1时30分,济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在航班入境的第一时间登机开展清舱工作。1时40分,某运航班上的全体人员完成出入境边检手续办理,一箱箱海鲜被装进转运货车,确保这份飞越大洲的美食能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中。
  
  “感谢你们的紧急救助,让我们公司价值2亿余元的大豆免受经济损失!”8月3日,巴拿马籍轮船货主在电话中向日照边检站民警致谢。原来,这艘轮船曾在锚地突发锚链故障,重达7吨多的船锚无法收起,船舶被迫漂航,存在迷航、船舶碰撞、货物经济损失等风险。日照边检站接警后,第一时间开通“紧急通道”,积极协助联系船舶维修公司和出海拖轮,加急办理登轮、搭靠等边检手续,协助轮船顺利排除故障靠泊。
  
  服务对象感谢、点赞的背后,是山东边检机关对移民管理便民利企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也是结合口岸实际积极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提升经济建设融入度的有力探索。他们推出迟到免排、特别通道等便民服务举措;与驻地港口集团建立“联络直通车”机制,港内“转泊位、移锚地”类船舶报批直办,因恶劣天气、航道拥堵、航线管制造成的“压港、滞港”类船舶优检先办,“赶工期、抢潮水”类船舶容缺快办,充分体现“服务温度”“边检速度”;探索试行口岸“常船舶”计划和“信得过”船舶监管模式,相关船舶得到“货抵直装、数据复用、证件抽检”的通关便利……
  
  “我们要主动将边检工作融入国家、山东省市发展战略同步谋划、协调推进,积极构建发展融合体,实现地方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强总站’建设双融双促、双向奔赴。”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杨卫星说。
  
  更便捷——
  
  深化服务发展精准度
  
  为进一步便利出入境通关,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政策优化落实,更好地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报告队长,由俄罗斯飞抵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的某航班已经靠桥,入境专用查验区域清场完毕可以开启,一切准备工作就绪。”8月31日21时许,正在执行入境勤务的烟台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六队副队长袁绪清眼望靠桥航班,按下对讲机:“收到,请按照航班保障方案做好验放工作。”
  
  7月以来,烟台机场口岸相继开通俄罗斯旅游包机、马来西亚客运航班。烟台机场边检站以专业、高效、快捷的通关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架起空中“黄金通道”。他们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T2航站楼转场为契机,建设落地“会晤室”“无障碍通道”“国门媒介”,高标准打造城市开放发展的“边检会客厅”。
  
  青岛,一直以来都是发展邮轮产业的理想之地。8月20日,上海某邮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邮轮载运着1000余名旅客,自青岛邮轮母港出发前往国外,这也是青岛邮轮复航以来的最长航线。“邮轮旅游现在成为新时尚了,我也想带着家人赶赶潮流,本来还担心老人、小孩在通关时会很耗费时间,没想到整个通关过程非常快捷,体验很棒!”邮轮旅客张先生高兴地讲述着通关感受。
  
  目前,青岛邮轮母港已开通40条国际航线,通达东北亚等地区17个港口城市。今年1月至7月,青岛共接待邮轮11艘次,出入境游客2.8万人次,最高上客率达99%,打破了青岛邮轮母港开港以来上客率的纪录。由于邮轮载客量大、在港时间短,对港口通关效率要求高,对此,青岛边检站制定专项勤务工作方案,开足开满查验通道,设置引导岗位,将旅客合理分流到相应通道排队候检。此外,在邮轮停靠期间,青岛边检站充分利用梯口警务车、远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加大口岸管控力度,切实保障邮轮和旅客顺畅通关。
  
  7月1日,搭载124名旅客的某航班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往韩国济州,这标志着时隔4年5个月之后,青岛直达济州航线正式恢复。青岛机场边检站及时增加现场执勤警力,引导旅客有序排队、快速通关。同时,为保障54国旅客“144小时过境免签”落地实施,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青岛机场口岸设置过境免签前置服务中心,使旅客过境审批效率提升50%。
  
  增长的数据,蕴含着时代的力量,呼应着效率变革的鼓点,为山东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刻下了鲜明印记。自8月1日起,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山东省旅检口岸统一启用“外籍人员入境卡自助填报终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外籍人员自助填报打印入境卡,标志着外籍人员自山东口岸入境正式告别手写入境登记卡的时代。
  
  更高效——
  
  拓展重大活动参与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实现重大突破,一系列国之重器走向全球。从高铁技术的输出,到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而国产大型工程装备也借助港口销往世界各地,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大显身手”,扩展世界发展的“新赛道”。
  
  8月16日,在黄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护航下,由我国建造的国际海洋油气平台——马赞油气集输平台搭乘“祥和口”轮,在中国海油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启运出境,驶往沙特阿拉伯。
  
  为确保马赞油气集输平台顺利启运出境,黄岛边检站主动靠前服务,为载运船舶提供“一船一策、随报随检”等通关便利,加大口岸巡查力度,全力保障“大国重器”安全顺畅启运。此前,黄岛边检站还先后为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液化天然气)模块、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等海工产品驶向深蓝提供优质通关保障服务,为口岸经济发展贡献了边检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护航者,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深化改革,全力提升服务跨境贸易便利化能力上下足功夫。此外,他们主动跟进驻地重要活动,推动跨境旅游、文化交流等更加顺畅便捷,把移民管理“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闪亮。
  
  今年3月,时隔6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环球航海赛事之一——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再次“停靠”青岛。为支持青岛市城市品牌建设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参赛船舶顺畅通关,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靠前服务、靠前管理,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全天候业务咨询、翻译引导、随到随检等服务,采取“两点同步边防检查法”高效为11条参赛船舶、206名随船运动员办结边防检查手续,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无独有偶,青岛边检站还全力保障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完成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入境、“威海—坦桑尼亚”国际航线首航暨中非集拼仓正式启用、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外人员通关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得到了相关赛事组委会及驻地党委政府高度认可并被专门致信感谢。
  
  守护国门,就是为拥抱世界搭建一座桥、打开一扇窗。在充满发展潜力和开放活力的山东,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正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举措,坚决扛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口岸稳定、服务山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