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吉林:(刘云龙)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升和固化“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司法惠民”的新思维、新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力开展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制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会议精神和省法院《意见》要求,结合司法改革工作安排,白城中院对标对表进行相关改革工作的再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院内各相关部门均作为成员单位。由院党组从全院大局出发,统筹部署,协同联动,保障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诉源治理,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白城中院从“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维度及四个层次工作要求角度,结合白城市委政法委矛盾多元化解决改革工作要求,主动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从源头上预防纠纷;健全诉非程序衔接机制,畅通联络对接渠道,为诉前多元解纷提供司法保障;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强化诉调统筹衔接,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完善“分调裁审”机制,着力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推动形成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整体机制。
(一)深入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利用诉讼服务中心场地开辟专门的诉前调解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入驻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在诉服中心立案受理窗口经工作人员识别可以调解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分流至调解工作室,由调解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开展线上或线下调解工作。调解员在工作中积极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多元调解”微信小程序的应用,通过音视频在线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云调解”。调解工作室自2019年10月末成立,已经成功调解了多件标的额大、案情疑难复杂的民商事纠纷。如成功化解的一起涉及五家企业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各方当事人在调解员的协调下成功化解矛盾,达成调解协议,同时第一笔400万元的分期付款已实际履行;成功化解多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纠纷案件,即保护了银行机构的合法权益也维护民营企业的发展;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了多起涉及知识产权案件。
(二)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白城中院积极对接司法局、公安局、工商联、工会、保险行业协会、银保监会等组织,推进诉前委派调解和诉中委托调解工作的开展。
今年初,吉林省政府和省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3月12日,省政府和省法院联合召开第一次府院联席会议。4月中旬,白城市政府和白城中院召开联席会议,全面启动市级层面的府院联动机制。于5月20成立白城市行政争议协化解中心,化解中心由市司法局总体负责,派驻联络员组织相关部门参与行政争议协调化解。通过畅通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沟通渠道,实现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诉讼,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目前,全市法院均已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引入调解员21人,受理行政纠纷106件,诉前化解65件,化解率61.32%。
白城中院和白城市总工会于今年4月10日成立吉林省首家市级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由白城市总工会派驻律师,本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职工共赢”的工作宗旨,按照调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开展调解工作。白城市五个县(市、区)法院与工会组织已全部完成对接工作,在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各级总工会设立法官工作室。自对接工作开展至6月30日,全市法院共确定调解员62人,2个月来,全市法院完成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案件55件,调解成功45件,调解成功率81.82%。
为应对金融纠纷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征,加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白城中院和金融管理部门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于6月19日成立白城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合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解决向源头防控延伸。目前,全市金融管理机构在调解中心派驻调解员43人,其中在中院派驻调解员18人。
(三)建设应用在线调解平台
2019年3月起全面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实现调解平台与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本院解纷资源全部汇聚在网上,做到调解数据网上流转,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评估、调解、确认、分流、速裁快审等一站式解纷服务。利用平台录入部分调解人员信息,进行调解员名册管理,平台调解员涵盖退休法官、法律援助律师及行业调解员等。督促指导全市法院在线调解工作开展,实现五县市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网上数据“一体化”全覆盖。按照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白城全市法院院利用平台累计调解案件3747件,调解成功2677件,调解成功率71.44%。
(四)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
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设立程序分流员,专职调解员,通过集中分流,按照“随机分案向按类分案转变”的要求,改革过去繁简搭配、数量均衡的分流模式,建立以 “软件自动分流+人工识别”的方式,依据案件类型、特点、繁重程度进行分流的模式。白城中院速审团队自成立以来共受理案件162件,占同期一、二审民商事、行政案件(514件)的31.52%。
改革诉服模式,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一)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求和省法院的指导文件,白城中院在现有办公场地紧张的情况下,院党组靠前站位、精心筹备,将大会议室改造建成诉讼服务中心。新诉讼服务中心场地面积400平方米,共划分导诉区、自助立案区、网上立案区、审判辅助区、立案受理区、综合事务区、多元解纷区、全民服务区、法治宣传区等九大功能区,更符合“布局合理、庄重大方、宽敞明亮、设施齐备、运行顺畅、整洁卫生、诉讼服务与信访场所适当分离”的标准。
白城中院全面践行“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次通办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逐渐完善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的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提升信息化、智能化诉讼服务水平。
(二)建立便民立案格局
构建形成当场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结合的便民立案工作格局。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坚决执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各项要求,做到依法应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于需要补正的案件,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的补正指导,让当事人实现立案“只跑一次”,减轻当事人诉累。对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案件坚决不予立案。制裁违法滥诉、虚假诉讼等违法行为。引进多功能自助诉讼服务设备,建立快速办理通道,安排专人辅导当事人通过自助立案终端进行自助立案,减少当事人排队等候时间。深入推进网上立案工作,不断提高网上立案适用率,2020年白城中院一审民商事网上立案率76.47%,一审行政网上立案率68.18%。
全面开展跨域立案工作,开通跨域立案工作平台,增设跨域立案窗口并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在立案窗口明示跨域立案标识,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跨域立案范围和立案标准。2019年8月底前,按照最高法院工作部署,白城中院开通“移动微法院”账号,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好异地诉讼难等问题。督促指导全市法院落实跨域立案工作,从平台开通至今,全区法院共办理跨域立案179件。
为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专门开辟涉军、涉民营企业、涉弱势群体的绿色通道,对涉军、涉民营企业案件优先审查、优先受理,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进行诉讼费缓减免的审核、办理,畅通立案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三)集约化诉讼服务工作
在立案登记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将部分辅助性、事务性工作以及多元解纷功能集约设置在诉讼服务中心,努力为法官减负,让群众“只跑一次”。
白城中院成立集约送达工作团队,全面应用人民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在传统送达的基础上探索使用更为便捷的电子送达方式。对全院民事、行政案件进行集约化排期和电子送达。通过使用“送达管家”,利用电子法院、诉讼服务网、电话同步录音等方式结合微信、彩信、短信等方式开展电子送达,缩短送达周期、提高送达文书实际到位率。创新保全、委托鉴定集约服务模式,设立保全、委托鉴定统一服务窗口,实现部分审判辅助性工作集中办理。
通过集约化诉讼服务工作减少审判团队辅助性工作压力,让法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案件审理工作中,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白城中院通过积极探索社会第三方服务入驻诉讼服务中心,目前已开设银行收费、邮政服务窗口,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服务。
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应用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是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白城中院指定专人负责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工作,聚焦多元调解、立案服务、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大功能,围绕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四个环节,对标对表整改相关工作。按照最高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体系要求,白城中院党组从全局部署,全力支持诉讼服务相关工作开展,推进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强机构人员整合,促进业务功能整合,形成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机制衔接的服务体系。
按照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建设要求,白城中院在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正致力于为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精准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加的多元化司法需求,通过诉讼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推动实现白城中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白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