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放管服”:刀刃向内拆解“权力套娃”
初到山东的客商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地方官员见面常说“我为你服务”,递上名片也称“留个服务电话”,第一感觉是山东干部服务意识强。但很快会发现,一些政府部门抱守权力不放,部分官员从“服务员”转瞬成管理员。曾几何时,这种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错位、越位和缺位,一度影响政府形象和发展环境。
面对这一顽疾,山东省近日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大力拆解“权力套娃”,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生态。
用“减法”换“加法”“乘法”
山东省自2013年开展简政放权以来,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一半左右,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50%。
数字虽然亮眼,但短板仍然明显。如下放的事项中很多是多年“零办理”的“僵尸权力”,而“含金量”高的权力仍被部门紧抱。部分县区反映,2014年省、市下放的73项审批事项中,实际办理业务的只有9项,仅占12.3%。
还有简政放权边减边增、有减有不减、名减实不减、擅自扩大自由裁量权等,被人形象称为“权力套娃”现象:从数量上看,审批事项少了,实质上,不过叠套在一起,以一个“名头”出现罢了。
为此,山东省从“四减一降”发力,即减行政权力,减审批事项,减收费项目,减证明材料,降准入门槛。通过做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
不仅要便利企业,更要为群众减负。据了解,一个3000人的村庄,一年开出的各类证明能多达1000多份。
山东提出,证明材料,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解决的,一律取消。不能让百姓为了各种“奇葩证明”而跑腿受累。
如威海市近期就将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将规范后需要居委会开具的各类证明材料压减2/3以上。
权力“下去” 效率“上来”
尽管山东已先后分11批削减601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但效率并没有提到位。部分事项仍互为前置,项目在部门间“踢皮球”,甚至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
“有些项目落地以后迟迟不能开工,从拿到土地证到正式开工,平均要300天到400天,需要盖100多个章。”这是记者在基层采访经常听到的抱怨。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群对此有个形象比喻:一个人想做个西红柿炒鸡蛋,一般15分钟就能炒出来。但是政府要做这道菜,得经过洗菜局、切菜局、调味局、综合验收局等各个环节,一局一个报告、一环一个审批下来,半年甚至一年过去了。
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审批、一照走天下,才能真正打通审批事项下放的“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纳米”。山东提出,要以“四个一”推进办事效率提升。
作为老工业城市,淄博在全国率先实行市与区县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投资项目远程视频联动审批,通过召开市及区县两级审批部门远程视频联审会议,审批部门同时对投资项目实施联合审批,当场作出审批意见。如今,这里的投资项目审批周期由过去的1年到1年半,压减至最少17个工作日。
济南则在高新区推行大部制改革,将3250项权限全部下放,一个项目从签约立项、落地建设到建成投产,所有审批手续在一个局可全部办结。承诺一般项目从拿到土地证到开工许可证,不超过10天,重点项目只需1天。
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说:“政府这样的效率,我什么优惠政策不要也愿意来。光审批,资金成本不知有多高。效率高了,省多少钱?”
济南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建设项目和企业设立两大关键领域审批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中国政府继续将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削权让利,转变职能,力求把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 一“减”一“转”,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发展动力,产生了拉动民间投资、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的叠加效应,为当前中国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政府服务变“数量”为“含金量”
好的政府服务,是不需要时无声无息,而需要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山东“放管服”改革的方向。山东省提出,要围绕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使政务改革由“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获得感”“满意度”转变。
“办多件事,跑一次腿,甚至不跑腿办成事”成为各地努力的目标。淄博市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移动办公APP等网上申报功能,办事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审批,市级网上办理事项“零跑腿”和一次跑腿事项比率达到92.7%。
“以前领取养老金,要骑15分钟自行车到镇上领,现在家门口就行。”70岁的淄博市临淄区白兔丘北村村民朱佩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