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彭盛伊)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丰富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拓宽其知识面与视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至17日走进连续四年七次走进过的郫都区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知趣相携,童心筑梦”-关爱行动“七彩假期”教育帮扶实践活动。青鸽志愿服务队围绕文化传承、科学启蒙、实践赋能、AI伴学四大维度,融合艺术、体育、安全、思政等内容,设计多学科课程体系,助力孩子们在暑期收获充实与成长。
文化传承:感知传统魅力
文化传承课堂以“感知传统魅力,涵养艺术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元形式搭建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连接桥梁。剪纸课上,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剪刻对称纹样,帮助他们理解“镂空艺术”的文化内涵;水拓漆画课中,孩子们亲手滴注颜料,体验非遗技艺“以水为纸、以漆为墨”的灵动,感受传统美学的自由意境;手绘民族服饰课和音乐课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民乐与现代乐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感知力。
科学启蒙:激发探索热情
科学启蒙课程聚焦“动手实践促认知,趣味探索燃好奇”,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从“魔法光学”切入的物理课上,志愿者通过光影游戏讲解折射原理并指导孩子们用纸板、镜片组装简易VR眼镜,借助虹吸、浮沉子演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压强与浮力的奥秘,在操作中建立对物理世界的具象认知。在“微观世界大冒险”旅程中,孩子们通过动画短片和显微视频认识微生物形态,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黏土捏制“细菌小怪兽”,加深对微生物结构的记忆。“数字迷宫”“速算接力”等团队游戏,让孩子们合作破解数字谜题、比拼速算速度,提升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发现数学的趣味。
实践赋能: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赋能环节紧扣“立足生活场景,提升综合素养”,将能力培养与社会认知相结合。生活技能课上,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收纳盒和花盆,学习“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树立节约意识。思政与爱国主义教育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小组讨论,厚植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而“家庭安全微剧场”,教孩子们演示了电器过载、易燃物堆放等隐患问题,在讨论“如何避免危险”的过程中,加强了孩子们用火防电的实用知识的掌握。
AI伴学:开启智能新体验
AI伴学板块以“智能工具助学习,趣味互动拓思维”为主题,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技术。其中,“AI民族服饰创想”环节趣味满满——志愿者把孩子们绘制的穿着民族服饰的小人画扫描导入系统,再结合孩子们的形象特征,通过AI智能合成,生成了专属互动视频。小朋友们在奇妙的科技体验里,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理解。此外,在“AI艺术创想”系列活动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参与多项实践:在音乐创作环节,孩子们提出旋律风格、歌词主题等想法,志愿者协助其通过AI生成对应歌曲片段;同时,将孩子们的绘画、歌唱等过程素材整合,利用AI技术合成为完整视频。孩子们在参与创作、观看成果的过程中,感受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结合的特点,拓展学习体验。
此外,“音乐椅子大冒险”“三人四足”等团队游戏在增强了孩子们体质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在每日作业辅导时段,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解答数学难题、纠正英文发音,帮助他们高效完成假期作业,兼顾学习和成长,使暑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成功开展"知趣相携,童心筑梦"七彩假期教育帮扶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文化传承、科学启蒙、实践赋能、AI伴学等多元化服务,为社区儿童打造全方位成长平台,有效填补暑期教育空白,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一线,以专业服务温暖童心,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用青春智慧助力儿童发展与社区建设同频共进,为培育新时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提供了生动实践范本。(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