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马姣易 谷正原)天色渐晚,一辆大货车笨拙地行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西部乡镇的一条公路上,与正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的执法人员不期而遇。货车略微变形的轮胎立刻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凭借丰富经验,执法人员判断该货车存在超载嫌疑,当即引导其驶入地磅复磅核载。地磅系统显示,该货车超载比例达19%。随后,执法人员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作出了行政处罚,并监督其卸下超载货物。
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治超工作专班开展大货车超载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典型场景。作为区治超工作专班的牵头部门,区交通运输局深化与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协同,不断加大对货车超载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全力遏制大货车超载现象,以实际行动守护新区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货车超载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行车安全隐患。过度超载会使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发生改变,关键部件受损,如发动机负荷过大、焊点断裂、车架变形、轮胎变形、车辆制动性能下降、刹车距离延长等,极易引发爆胎和交通事故。而且,超载货车在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远超正常装载货车,侧翻风险极高。除了危害行车安全,超载货车对公路、桥梁等公共设施也会造成破坏。由于车辆荷载超出了公路、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其对公路、桥梁的损害程度急剧上升,呈现几何倍数增长。据测算,车辆超载10%,道路损坏程度将增加40%,对公路、桥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超限超载车辆常常依托货运场站,昼伏夜出、绕路行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为了逃避检查,部分货车司机甚至组团与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一旦某辆货车被查,司机就会立即向其他货车司机“通风报信”,周边的超载货车随即驶入偏僻路段隐藏起来,等到“警报解除”了再上路行驶。
面对这一难题,联合执法人员果断发起“反击战”。在凌晨、傍晚等大货车活跃时段,执法人员对204国道、东岳中路等货运车辆的必经之路以及货运场站、港口码头等货运源头区域加大执法检查,并实时共享超载车辆信息,一旦发现行迹可疑车辆,各执法点就迅速展开调查,实现精准打击。5月以来,已查获违法超载车辆30辆,且查获数量呈逐日下降趋势。
在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同时,现场执法人员还化身安全“宣传员”,以真实的案例向货车司机讲解超载运输的危害,引导其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切实提升行车安全意识。
“以前开城路附近经常能看到超载大货车,还总掉一些碎石子、渣土,骑电动车很不安全。最近超载大货车明显少了,路面也干净了很多,我们出行更放心了。”热心市民张先生向参与现场联合执法的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王立雪反映了自己近期的直观感受。王立雪表示,区治超工作专班将持续紧盯重点路段和货运源头,灵活运用定点执勤、流动巡逻、突击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货车超载违法行为整治,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新区道路交通环境。(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