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黄启先 徐成波)5月17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降临山东半岛,给暴烤的街道带来了清凉与惬意,也为周日中的村野增添了几分安逸和宁静。可对于我市的徐某来说,却是一个让全家无比悲伤的日子:就在这个惬意的雨夜,他竟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他的亲人。更让人气愤的是肇事人竟然驾车逃逸。山东省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闻警而动,快速出击,缜密侦查,经过12小时艰辛工作,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雨夜老汉突遭车祸无良司机驾车逃逸
5月17日20时45分许,山东省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处理科值班电话骤然响起,110指挥中心传来指令:在徐辛路与平安大道路口南,疑似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老年男子横躺在路面上,受伤严重、生命垂危,肇事车辆逃逸。
警情就是命令。事故科科长徐常青立即带现场勘查组的王金钰等同志冒雨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现场位于徐辛路某村北侧,路西侧一名年纪约莫七十岁左右的老汉仰面躺着,头部大量出血。经医院救护人员确认,老汉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而找遍老汉全身,也没有找到证明老汉身份的任何东西。无法从事故当事人那里拿到第一手线索,意味着很难还原事故的真相。但凭借现场勘查的迹象,办案人员敏锐地断定这是一起明显的车辆撞行人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
案情重大,时间紧迫,交警大队立即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分管事故的副大队长、事故科科长为副组长、事故科现场勘查二组民警为成员的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天气恶劣录像缺失 案件侦破扑朔迷离
事发当晚电闪雷鸣又下着大雨,风力七至八级,气象条件非常恶劣,路面积水与落叶四处横流,现场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该处路段没有照明设备、监控设施比较少,很难找到目击证人,给勘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为了尽快侦破该逃逸事故,还死者一公道,徐科长带领民警在现场顶风冒雨,在雨水中仔细搜寻与案情有关的物证,最终在现场西侧的沟边上发现了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白色塑料片,塑料片上沾满了泥水,其他再未发现任何线索,而前去缉堵小组亦无斩获。
现场勘查结束后,所有参战民警连夜召开案情分析会,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案件侦破的突破点:第一组调查事故周边群众及报警人确定案发确切时间;第二组对现场再次详细勘查,寻找线索;第三组将视屏资料的调取范围顺着附近道路延伸扩展。
案件分析会结束时,虽已是次日凌晨1点,可办案民警一点睡意也没有,立即按照既定方案和任务,迅速展开侦破工作。
监控组再次返回现场后,发现案发现场南至横一路北至平安大道,这段约四公里的道路上天网监控与民用监控较少,仅有的二处治安监控由于天气原因被断电使用,道路两侧的十字路口繁多,肇事车的来去行踪难以确定,这给排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办案民警迎难而上,及时将案情反馈到市局指挥中心,请求多警种协助,并立即启动逃逸查缉布控机制。他们依据报警群众提供的报案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对所有经过此处的车辆进行排查,北从平安大道路口电警监控开始,南至横一路路口治安监控结束,对南来北往的双向车辆进行时间与号牌的筛选,期望从中发现肇事车辆或者目击人车辆。
寻踪觅迹抽丝剥茧 肇事车辆浮出水面
侦查人员立即着手分头工作,一路从仅有的录像资源中查找过往车辆确定车辆号牌,一路根据确定的车辆号牌确定车型和颜色,并查找车主的联系方式,第三路人员则通过联系方式以通话方式和见面方式对接驾驶人。
根据死者腿部骨折的离地高度,专案组民警断定肇事车辆应该是小型汽车为主,虽然他们不确定白色的塑料碎片是否是肇事车所遗落,但针对白色小型车辆入手应该是破案的首选。
由于当晚天黑下雨,视频资料模糊,很多车牌和车辆颜色看不清楚,办案民警只能将有可能车牌号都一一查询甄别,逐车见面,逐个排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奋战到了18日凌晨3点,排查的车辆达到了127辆之多。调查中,各类信息汇总到专案组:一位驾驶人提供的行驶记录仪录像资料显示,当日晚上20点20分左右,有位行人在案发地点北侧冒雨行走;另一位驾驶人反映20点35分左右,他驾车经过案发地点时,发现路上有个黑乎乎东西,因为天黑又下着大雨,具体是什么他也看不清楚。
从这些零零碎碎调查材料中,办案民警渐渐地确定了发案时间:大约在晚上 20时33分前后!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灰色轿车驾驶员提供的材料,让专案组民警十分高兴,依此基本确定了肇事车的车型及颜色。该驾驶员称,他驾车行经事发地点时,发现一辆白色轿车,车头朝南停在路西边,而且车上还下来一个中年男子,令人遗憾的是受雨天影响,他没能看清车号牌及车辆品牌,更没有看清中年男子的相貌。
专案组民警据此案发时间节点和肇事车辆颜色,对符合条件的行驶经过该路段的车辆再次进行了重点排查。18日早上5时30分,一夜未眠的专案组民警终于锁定了一辆鲁VG25XX号的白色雪佛兰牌小轿车!
经查询,该车车主温某,就住在距事故现场南面约2.5公里的村子里,其车型也与证人提供的“车不大,三厢式”轿车相吻合,更重要是录像资料显示,该车20时30分经过了平安大道与徐辛路路口!
专案组民警立即电话联系温某,但先后五次接听电话的,都不是温某本人,而且接电话的人对办案民警的询问答非所问,且含糊其辞。这些现象让民警更加怀疑温某可能就是肇事逃逸者。
顺藤摸瓜迅速出击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兵贵神速。为了不给嫌疑人以回旋的余地,防止证据被灭失或藏匿,18日7时许,办案人员立即驱车奔赴温某家中,可车主温某却不在家中。经过搜寻,办案民警在其家中西厢房内发现了一辆前挡风玻璃、前保险杠破碎的白色雪佛兰轿车!经与现场遗落的白色塑料片比对,正好是破碎的前保险杠中缺失的一块,办案民警确定,该车就是肇事逃逸车。
办案人员立即向其家属讲明了肇事逃逸的利害关系,希望其亲属能劝藏匿在外的温某主动回来投案。面对民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教育,温某家人立即电话通知在他处躲藏的温某。一会功夫,温某回到家中,并如实交待了昨晚驾车肇事逃逸致一人死亡的犯罪事实。
至此,“5.17”重大死亡逃逸事故经过干警们不到12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告破!
害怕赔偿选择逃逸 侥幸心理终难成梦
原来,今年50岁的温某,高密市人,是潍坊某服务公司派驻密水街道的农电工。事发当晚,恶劣的雨天导致密水街道某村变压器跳闸,周围村庄停电。20点10分左右,温某接到抢修电话立即驱车前往修理。20点25分许,抢修完变压器后,他又匆匆忙忙开车往家赶。因为风大雨急,加上路上没有路灯照明,路上漆黑一片,根本看不清10米以外路上的情况,所以他特意将车速控制在60公里/小时左右。当他沿徐辛路由北向南行驶到平安大道南侧路西时,突然听到“扑腾”一声,一团黑影向着车前挡风玻璃飞来,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扑腾”一声又落在了地上。他连忙停车下来查看,发现车引擎盖深深凹陷下去,前挡风玻璃也破了一个大洞。向车后一看,一个老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坏了,我撞人了。这得要赔多少钱啊!”温某头脑一下子懵了。等他冷静了2分钟,看看四下没人,觉得没有人知道这事,在侥幸心理作用下,温某便立即上车逃离了现场,继续往家赶。到家后,温某立马将车藏在了自己的西厢房里,胡乱吃了两口饭,上床睡觉了,连媳妇都没有言语。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8日早上6点50分左右,事故科的电话就找到了他,他是左抵右赖,死不承认自己撞了人。并且还偷偷跑到邻居家躲藏。7点左右,事故科的同志就找上门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交警这么快就找到他。对于事发后选择逃逸,温某深感悔恨,他表示会尽量赔偿受害人家属。
据调查,死者为本市70多岁的徐某。其家人对交警不到12小时就抓获了交通肇事嫌疑人深表感激。
目前,犯罪嫌疑人温某已被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山东省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