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胶州检察院一案例在全省“百庭观摩千庭评议”获评优秀出庭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检察 > » 正文

山东临沂沂水检察院:"三化"工作法深入推进法制校园建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王文静 李玉琴)近年来,山东省临沂沂水县检察院不断探索法制进校园活动新思路,围绕基础保障、宣讲方式、帮教措施等三方面重点工作,探索实施专业化、立体化、多维化“三化工作法”,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被表彰为“全省青少年维权岗”。
 
  加强“专业化”建设,夯实法制进校园基础。一是成立宣讲团,做好人力支持。打破部门、层级限制,从全院干警中挑选11名语言表达能力强、法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俱佳的年轻干警,组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巡回宣讲团,其中包括多名省市级“十佳公诉人”和市县级演讲比赛获奖选手;并从法律适用、案例解释、互动解答及举止台风等方面,对宣讲团成员进行定期轮训,不断提升宣讲能力。二是编写教育读本,提供基础保障。针对当前青少年法制教材“深度不够、时代感不强、缺乏生动案例”等问题,结合办案实践,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挑选,该院编辑出版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手册》、《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手册》和《学生廉洁教育宣传手册》(简称“三书”),积极开展“三书入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凝聚教育合力。该院与县教体局就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研究法制教育进校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阶段性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与应对措施,共同制定教育教学方案;针对校园暴力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共同开展调查,提出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措施,确保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
 
  实施“立体化”宣讲,拓宽法制进校园途径。
 
  一是在加强课堂教育上下功夫。在组织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的基础上,建议学校将“三书”中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纳入校园广播的“法制专栏”。目前,该县实验中学已将“三书”纳入课外阅读范围,沂新中学在每周一的固定班会课上讲解“三书”内容。同时,制作展示“三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片,免费提供给中小学在课堂上播放,增强了宣讲教育效果。
 
  二是在加强课外教育上下功夫。精心选取近年来办理的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件并设计成法制宣传展板,组织师生及家长参观,由未检干警专业讲解;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以更加直观、真实的方式,让青少年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以及知法、守法的重要性;邀请部分中小学生零距离接触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饰演公安、检察人员等角色,以期使孩子们从小了解检察工作,培养敬畏法律之心。
 
  三是在“互联网+”教育上下功夫。成立“沂水检察未检关爱在线”微信群,以“未成年保护那些事儿”为主题,向青少年讲述“未检职责我来告诉你、十问未姐我该怎么办、念好自护口诀远离违法犯罪”等青少年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和自护知识,引导青少年遵纪守法、加强自我保护。由新媒体小组进行网络更新维护,由未检干警在线倾听未成年人心声,及时帮助解答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建立“多维化”帮教,增强法制进校园效果。
 
  一是强化青少年犯罪预防效果。通过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采取定期回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形成与学校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机制,广泛听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如,针对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犯罪增多的实际,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对全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开展专题调查,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书面报告,向县教体局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是强化青少年帮教帮扶效果。把青少年帮教、帮扶作为法制进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宣讲团与该院未检科建立联系对接机制,每次活动前均提前了解该校有无正在办理中的涉罪青少年案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教育和挽救工作。同时,还与涉罪青少年所在学校、家庭合作,实施“多对一”帮教,为其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关护,帮其顺利改过自新和回归社会。目前,该院所帮教的6名涉罪未成年人无一再犯罪,并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为4名学生解决了复学问题,帮助他们重新融入学校生活。
 
  三是强化平安校园创建效果。结合校园安全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整治活动,助力平安校园创建。如在接到学生反映周边网吧、KTV较多后,主动与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参与排查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在了解到外部人员潜入学校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多发的问题后,通过建议学校整顿保安队伍、健全安保措施,配合公安加大违法犯罪查处力度,有力促进了校园安全,增强了创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