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郯城县归昌乡:筑牢平安根基 绘就治理画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 > » 正文

山东郯城县归昌乡:筑牢平安根基 绘就治理画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孟艳艳)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严格对标上级部署要求,以社会稳定风险化解集中攻坚行动为总抓手,织密防控网、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安建设体系,用实干担当为辖区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高位统筹聚合力,奏响共治“同心曲”。该乡党委政府将社会稳定工作置顶推进,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信访、综治、公安、司法、宣传、应急等多部门及各村负责人联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域共治架构。创新建立每周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研判维稳形势、破解突出难题,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形成“上下一心、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为社会稳定工作筑牢坚实组织保障。
 
    精准排查除隐患,筑牢平安“防护网”。归昌乡聚焦经济民生、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等易引发稳定风险的重点领域,开展全覆盖、滚动式排查,建立“排查工作清单”与动态管理台账,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和闭环销号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化解时限与具体举措。创新推行复杂纠纷多部门联合调处模式,坚持“抓早、抓小、抓了”,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23项,整改完成120项,整改率达97.56%;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6件,化解率高达95%,用实打实的成效守护辖区平安。
 
    靶向管控暖人心,搭建和谐“连心桥”。针对涉稳、涉毒、刑事犯罪前科等重点群体及特殊人群,该乡推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管控模式,组建“乡镇+主管部门+村干部+网格员”四级教育稳控专班,实现“全覆盖、不失控、不漏管”。在严格管控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积极为特殊人群争取低保、医保等政策支持,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用暖心举措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让管控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严打整治保平安,擦亮治安“平安符”。该乡聚焦寻衅滋事、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快速打击处置,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优化巡防布局,创新推行“日间网格化巡防+夜间专项巡防”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巡防死角盲区。建立部门“提示函”“推送单”工作衔接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协同配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能,让群众随时随地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融合贯通强效能,打造调解“终点站”。着力推动“网格化、热线信息化、综治中心”“两化一中心”运行机制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矛盾调解小院”特色阵地,整合信访、12345热线、司法等多部门资源,设置综合受理、指挥调度、多元化解、法律援助等功能区域,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后,按类别精准分流转办,形成“收集—分流—处置”闭环链条,每5个工作日调度一次办理进度,司法、法庭等部门提供专业法律支持,成功调解疑难矛盾纠纷61件,占矛盾总量的40%,大幅减少信访登记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力量下沉优服务,激活网格“红细胞”。该乡扎实推进四支力量下沉网格,44名村级治理特派员、5名辅警、2名法律顾问及6支志愿者队伍全部入网定责,服务公示牌实现全覆盖上墙。创新建立“网格吹哨、力量报到”响应机制,通过召开部署会、推进会持续完善工作机制,累计开展政策宣讲2场,收集民情诉求200余条,形成“发现—分流—处置—反馈”闭环流程,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协同处置”,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严阵以待备应急,守好安全“最后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乡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在岗带班,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全员在岗值守。组建1支15人的专业应急队伍,配齐应急通讯设备、防暴器械等物资,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响应流程与职责分工,累计开展应急演练2次,健全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各类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有效处置,为社会稳定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下一步,归昌乡将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攻坚行动,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担当,持续筑牢社会稳定根基,让平安之花在辖区处处绽放,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