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梁山县水务局探索省际河湖协同治理新路径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 > » 正文

山东莒南县拧紧危化品企业“安全阀”筑牢安全防线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提升分类分级安全水平
    山东莒南县拧紧危化品企业“安全阀”筑牢安全防线
 
    山东法制传媒网:(董彦强)近年来,山东省莒南县作为危化品产业重点区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创新风险管控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科技赋能,全面拧紧危化品经营企业的“安全阀”。这不仅筑牢了安全防线,还显著提升了分类分级安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危化企业事故率同比下降30%,隐患整改率达100%,安全治理成效获省市认可。
 
    一、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构建“四个紧盯”防线
 
    莒南县将风险管控作为安全治理的核心,实施“四个紧盯”策略,从源头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紧盯重点企业(如重大危险源和高危工艺企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企业每日发布安全风险承诺公告;紧盯重点环节(如重大危险源监控),利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管控,并落实分级包保责任制;紧盯重点作业(如检维修和特殊作业),严格执行安全规范,配备视频监控和气体检测设备;紧盯重点事项(如事故应急),修订应急预案并完善针对性处置措施。这一体系化管控模式,有效将风险关口前移,实现“早发现、早干预”。例如,在2024年专项检查中,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监管,重大危险源事故率降低40%,企业本质安全基础显著夯实。
 
    二、强化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针对动火、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环节,莒南县采取多管齐下策略,以“人防+技防”筑牢安全屏障。一方面,强化宣传教育与培训,通过事故警示教育和专题会议,剖析典型案例(如有限空间中毒事件),提升从业人员风险意识;累计组织专项培训超千人次,覆盖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者,确保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另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制定标准化操作清单,杜绝“无证作业”等违规行为。同时,设立专职安全监护人员现场监督,今年自查隐患148条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这些措施如同为企业安装“安全卫士”,从思想到行动拧紧“安全阀”,成功遏制了多起潜在事故。
 
    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创新数字化监管机制
 
    为从根本上降低风险,莒南县聚焦“操作减人、存储减料、办公抗爆、邻企联动”目标,通过技术升级和监管创新提升本质安全。在硬件层面,推动企业建设集中抗爆控制室,逐步废除分散厂区的单个控制室,并引导6家重点企业将非生产人员(如销售、办公)迁出厂区,减少厂区暴露风险;新上项目严格执行办公区域抗爆“三同时”标准,从源头优化安全条件。在软件层面,创新监管手段,如将化工专项整治纳入县委常委会“问题清单”,通过高位推动完成整改销号;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企业关键设备安装在线监测仪器,实现智能动态分析和24小时风险预警。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还为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安全水平迭代升级。
 
    四、应对极端天气挑战,完善分类分级长效机制
 
    面对汛期等特殊时段的风险,莒南县强化分类分级防控,构建“预防-响应-恢复”全链条机制。通过部门联动(如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协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雷电、暴雨等预警,指导企业调整作业计划并加强厂区排水防雷检查。同时,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将企业按风险等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企业强化现场巡查,对中低风险企业侧重自查指导;并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清单,实现动态调整。2025年汛期,该机制成功防范多起极端天气事件,企业应急响应速度提升50%。
 
    莒南县通过系统性风险管控和分类分级提升,不仅拧紧了危化品企业的“安全阀”,还为县域经济稳健发展筑牢了安全基石。莒南县将持续深化长效机制,推动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为全省乃至全国危化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莒南经验”。(山东省莒南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