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滕州司法局东沙河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社区矫正法》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嘉祥法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株禾苗,需要社会精心呵护和栽培。近年来,山东省嘉祥县人民法院通过融合各方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普法形式等措施,着力打造“法润祥禾·呵护成长”少年审判品牌,取得较好效果。
 
    嘉祥法院联合学校举行“遵纪守法,做新时代好少年”签名活动
 
    让司法更具“成长视角”
 
    近年来,嘉祥法院抽调刑事、民事、行政法官成立专门的少年审判团队,不断推动少年审判专业化建设,同时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选任熟悉青少年身心特点、热爱青少年保护工作、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组建成“三支辅助队伍”,形成了以法官为主导、“三支辅助队伍”协同的“1﹢3”少年审判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院“三支辅助队伍”已有成员55人。
 
    此外,该院还专门设置了圆桌审判庭、“心灵驿站”、解压调解室等温情化、情景化办案场所,在案件审理中充分运用平和式发问、启发式疏导、鼓舞式教育等柔性沟通方式,尽可能消融对抗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打开心结、修复受损的心灵。
 
    让保护机制一体融合
 
    “未成年人司法首先是保护性司法。少年审判的价值,在于惩戒与帮教相结合,将教育感化融入其中,春风化雨滋养心灵、引导成长。”少年审判团队法官王勇说。
 
    近年来,嘉祥法院切实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贯彻到庭前、庭中、判后等每一个环节。在庭前环节,重点走访学校、老师、社区、家长,深化社会调查,溯源犯罪成因;在庭中环节,突出寓教于审,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庭教育,引导悔罪改过;在判后环节,则落实和抓好犯罪记录封存,实行一人一策心理辅导、联动回访,确保了帮教全程化、无死角。
 
    同时,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嘉祥法院与公安、检察、司法等机关建立常态化协作会商机制,统一证据、数据标准,落实辩护人指派、教育帮扶、司法救助等工作。与教育、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协同合作机制的意见》。此外,该院根据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基层综合治理漏洞,制发校园安全、娱乐场所管理等司法建议5份,实现了司法功能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
 
    让法治种子生根发芽
 
    “为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我们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努力让普法更精准、更生动、更受孩子们欢迎。”嘉祥法院副院长冯月莉表示。
 
    近年来,嘉祥法院创新普法形式,打造以“法治副校长﹢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嘉禾宣讲团”,提前问需、列出课程清单,实现“点单式”精准普法。结合国家宪法日、六一儿童节等节点,开展“送法三进”等活动,以趣味讲座、模拟庭审等形式,推动灌输式普法向交互式教育转变。同时,还顺应新媒体传播形势变化,精心制作预防学生欺凌、防范电信诈骗等普法短视频,通过教室多媒体、家长群、公众号等渠道供学生、家长观看,实现线上线下随时学。
 
    “少年审判是一项守“心”的工程。下一步,嘉祥法院将树牢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精准把握少年审判司法规律,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守正创新,持续擦亮‘法润祥禾·呵护成长”’少审品牌,以高质量司法实践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嘉祥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屈庆东表示。(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