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何娜)“以平安临清公众平台为载体,搭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视角的宣传矩阵,构建数字化、可视化、有深度,权威性的政法宣传矩阵,为高水平的平安临清、法治临清和和谐临清构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1月2日,在谈到临清市委政法委新媒体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时,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的说。临清政法新媒体工作室自2020年组建以来,坚守“平安临清”公众平台阵地、以“平安临清”视频号为依托,推陈出新,凝心策划,相继展开多项主题活宣传活动,并独立拍摄制作宣传短视频千余个,先后荣获“山东省政法新媒体示范工作室”等多项荣誉,其策划的“临清大运河旧时光系列寻梦活动”获评“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示范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临清市的政法宣传工作已跻身高质发展全新赛道。
“1+4+16+N”:打造全链的政法宣传联盟
几年来,临清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政法宣传工作,以加强顶层设计为切入点,强推“市委政法委领衔、公检法司4个政法机关加盟、16个镇(街道)和成员单位与N名网络大V、热心群众参加”的“1+4+16+N”政法宣传联盟,汇聚了一大批正能量写手,深挖政法系统内精通网络传媒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潜能,精心筛选专业人员组建政法宣传专班和后备人才库,定期举办“平安之声”评稿会、业务培训、实战演练活动。
同时,新媒体工作室还不断融合政法资源,制定出台临清市政法新媒体中心管理规则,建立健全专班联动工作机制、信息采编报送机制、重大活动备案机制等。邀请正能量社会网络“大V”加入,打造一支新媒体创作精英团队,以传播主体的高素质、强气场确保传播内容的引导力、公信力。
拓展渠道:打造群众交流互动“连心桥”
宣传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临清市委政法委新媒体工作室以“平安临清”公众平台、“平安临清”视频号为依托,多方位,全视角,立体化,多层次的搭建与群众共建共享的矩阵式宣传和交流平台,并与广大网民频互动、勤交流,充满热情送服务、耐心细致解心结,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关圈粉”,把政法新媒体的吸引力转化为执法司法的公信力,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今年暑期,临清市政法新媒体工作室组织“谨防溺水平安一夏”平安主播短视频活动,通过“主播短视频+留言互动+有奖参与”的形式,受到了5万多人次的关注,粉丝参与量达到上千次,吸引了众多网友,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临清政法宣传不断“破圈”前行,通过跨行业合作、社群传播、直播带法等方式,增加粉丝参与性互动性,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实用性。通过“平安主播”培养计划,打造16名平安主播人设,形成专业团队,并通过培训会、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团队业务素质和能力。策划开展“讲好新中国75年奋斗发展故事”、“新时代政法故事”、“政法英雄故事”不同主题互动活动,让网上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沛。国庆节期间“寻找政法精神”系列活动,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政法机关和政法干部新形象,得到市民认可和赞扬。
同时,把“内容为王”作为重要理念,努力将政法新媒体办成汇聚和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树立大政法理念,主动参与到县域融合发展中来,协同市法学会开设“法智汇”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企业进行法治服务。根据群众需要,策划结合二十四节气策划了“24节气+政法”结合中秋节策划“月是故乡明”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新媒体平台的综合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设计法治IP:运河文化在传播中闪光
同时,临清市委政法委新媒体工作室还努力拓展外延,深挖资源,实施系列“政法+文化”跨界体验活动,由市委政法委、检察院、物业办、非遗中心联合组成联合小分队,在临清面塑非遗传承人带领下,以临清政法动漫卡通形象“大白哥哥”为原型,制作了众多面塑作品,深入社区为群众上门服务,既塑造了新时代政法干警形象,让群众了解身边的政法英模典型,提高了政法系统在群众中的满意度,也让孩子们浸润在运河文化中,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通过小区业主群内的有奖问答,以剪纸作品为奖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提高了反诈宣传的群众关注。其中,以临清狮猫为原型,打造“临清狮猫——扫黑猫”形象,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打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IP形象。这一法治形象也被中央政法委官方网站中国长安网予以刊登采用。(山东省临清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