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讯;(姜友忠 李阴政)山东沂水县沙沟镇九岭坡村计生专职主任李庆兰回答法制宣传网的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工作上感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就是有困难,也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在计划生育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三年的她,凭着一腔热忱和对计生事业的执着,尽职尽责,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信任。
一颗赤诚心 投身计生
计划生育工作可谓头绪繁多、面广、线宽。一个“六上门,六到人”服务活动就让人忙的不歇脚。在一个接近2000人的村子,能做到“新婚喜庆祝贺上门,生育政策宣传到人,避孕药具发放上门,使用方法指导到人,产前术后随访上门,妇科疾病责任到人,流动人口管理上门;婚育证明办理到人;无证怀孕及时上门,妇检妇查工作到人;排忧解难帮扶上门,利益导向优惠到人”,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李庆兰不仅没有畏难发愁,而且做到了,还得到了育龄群众的交口称赞。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李庆兰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她总是兢兢业业,严格办事。面对困难,从不退缩,而是坚持原则,迎难而上。育龄妇女的进站查体,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有些妇女总感觉自己反正不要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配合。为了做好工作,有的一家就上门五六次。那些在外务工的人员,更是要苦口婆心,打个八九次电话是常有的事。李庆兰也常常面对亲朋好友找她为计划生育 “开绿灯”、“打掩护” ,她总是耐心地把政策讲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家在听过解释说服后都能对她的工作表示理解与支持。
搞好计生工作,首先让群众转变旧的生育观念。为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李庆兰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多年来,她始终保持宣传栏、黑板报月月内容新,固定标语一条街突出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她组织成立村文艺宣传队、广场舞蹈队。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自导自演,宣讲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宣讲“少生快富”、“优生优育”典型,使全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李庆兰多年来用自己的诚心和爱心打动了群众,群众理解了,接受了,遵守计划生育,在九岭坡村蔚然成风。
一副热心肠 服务乡亲
李庆兰多年来始终把帮助群众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增强农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
多年来,李庆兰总是把群众的疾苦记在心头,为群众排优解难,使他们有事做,有钱花,这是她的心愿。她在心里,常常装的是村情,是乡亲。她总把计生户的难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计生户有困难,她总是想方设法的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真心换真情。家里的板厂用工,她优先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人干,让他们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庭。计划生育户秦娟患心脏病,家庭困难。 她积极向计生主管部门汇报,并打报告到上级民政部门争取资金,在社会各界爱心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帮助秦娟治疗。白血病女孩小曾双,父母只有这一个孩子,不幸患上了重病。爷爷、妈妈都是残疾人,家庭相当困难。李庆兰在家里办厂急需用钱的时候,第一时间送去了2000元钱。
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数不胜数,为群众及社会累计捐款、捐物达40000多元。
一肩两重担 小家承让
那是1993年,32岁的李庆兰已经是两个儿子的母亲。当时的村里需要设一名计划生育查访员,两委干部根据群众的建议,认为李庆兰为人忠诚实在,有文化,是个热心人,能担此重任。但李庆兰确实有为难发愁的思想,干,还是不干?她犹豫不决。依自己的家庭情况,两个儿子,十几亩地,丈夫正在学车,刚自己的事就够忙的。村干部的一次次耐心说服,终于打动了她的心。
从未接触过计生工作的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她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各类计生工作培训,不懂的问题就翻书查资料,请教计生干部。常常是劳累了一白天,晚上做完家务,还要强打精神学习计生方面的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日积月累,她掌握了丰富的计生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李庆兰在计划生育工作上从不打折扣,不讲价钱,而且每年都必须完成好各项工作。无论困难多大,都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1996年家里买了客车从事客运,李庆兰卖票。经营了十年,这十年里,李庆兰因为计划生育工作不知少挣了多少钱,而她当时的待遇一年才二三百元钱。2008年,家里开办了压板厂。李庆兰作为一个管理者,常常撂下摊子就走。失去管理的厂里常常浪费材料,影响了产品质量。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李庆兰的儿子在千里之外秦皇岛结婚几年了,她都没去待几天。孙子两岁了,早就会说话,就是叫不好奶奶。
李庆兰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情注百姓,关心疾苦,放弃了许多个人利益,为育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做出了突出的事迹,并取得了民心、顺了民意,被群众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她出色的表现也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肯定,从1993年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至今,连续多年被镇、县计划生育主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