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浩钰)在金融纠纷的处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一次成功的调解,不仅能化解矛盾,更能重塑当事人对社会公平和金融机构的信任。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一站式”纠纷调解中心南山社区调解员跨越百里,成功解开了一起车贷纠纷的“死结”,让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纠纷初现:陷入资金困境
事情要从租住在南山社区玻璃厂家属院马先生说起。马先生通过车贷的方式购买一辆汽车并交由其妻子使用,想着能为家庭的生活带来便利。马先生全身心投入工作,起初一切顺利,按时还贷也不成问题。但商场如战场,其工作突然遭遇资金周转难题,按时还贷变得十分困难。在车贷公司多次催收的情况下,马先生虽有心还款,但无奈资金紧张,难以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由于马先生身处外地,无法亲自到车贷公司沟通解决问题,每次的电话沟通,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主动出击:踏上调解征程
街道南山社区调解员在了解到马先生的实际情况后,意识到单纯的催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考虑到马先生不在租住玻璃厂家属院而身处孙祖镇打工,为了表达解决问题的诚意,南山社区调解员决定驱车前往马先生所在的孙祖镇进行面对面调解。驱车劳顿并没有消磨调解员的热情,他们深知此次调解的重要性。一路上,他们多次梳理该事件细节及争议点,分析马先生可能提出的诉求,并制定应对策略,力求在调解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
沟通破冰:重拾还贷希望
当调解员出现在马先生面前时,他既惊讶又怀疑。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调解员为了解决他的问题,会不辞辛劳来到他面前。谈话时,马先生的心态较为消极,向调解员倾诉了自己家庭遇到的困境,言语中透露出对纠纷解决的绝望。调解员耐心地倾听着马先生的每一句话,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在马先生情绪稍微平复后,调解员开始向他解释调解的目的和流程,强调此次调解旨在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调解员的真诚和专业逐渐打动了马先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此次调解,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调解协商:双方达成一致
在取得马先生的信任后,调解正式进入核心环节。调解员积极沟通车贷公司工作人员陶先生与马先生见面交流,表达各自的诉求。马先生表示,并非故意拖欠车贷,而是目前经济困难,希望其能够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同时期望调整还款计划,减轻还款压力。陶先生听取马先生的诉求后,向他解释了车贷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经过一番讨论,调解员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陶先生的车贷公司给予马先生两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间马先生需偿还已经逾期的本金、利息,两个月后再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合同按月足额履行。这个调解方案既考虑到了马先生的还款能力,又保障了车贷公司的合法权益。马先生和车贷工作人员陶先生在经过慎重考虑后,都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可。最终,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起困扰了马先生许久的车贷纠纷,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南山社区调解员以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彰显了基层调解力量。(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