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
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对于不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目前有很多人难以识别。反复咳嗽或胸闷2个月以上不缓解,夜间咳嗽或胸闷的症状较日间明显,尤其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就诊排查不典型哮喘。这些人可以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识别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变异性哮喘。
不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是一样的,患者虽然没有喘息和气急,但也需要规范吸入激素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监测病情变化、规避已知过敏原、定期随诊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自我管理不能少
哮喘是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疾病,随着环境和体质的变化,即使是在规律治疗的基础上,也可能出现病情波动。因此,每名患者都应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
一、写哮喘日记,记录天气、饮食、症状和用药等内容。
二、监测哮喘病情,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
三、牢记哮喘急性加重的家庭急救方法,常备短效支气管舒张剂,能熟练正确地使用吸入气雾剂,或者在家中配备雾化器以备不时之需。
四、定期就诊,与医师确定哮喘管理计划。
哮喘患者可以运动
哮喘患者在规范治疗并达到病情临床缓解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包括运动。不过,哮喘患者运动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运动咨询每名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反应均不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运动类型和运动量等,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运动环境选择环境清洁、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运动,同时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
监控反应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感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加重,应立即停止锻炼,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急救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衣食住行要当心
1
穿衣要“暖”
哮喘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换季期间,避免冷空气刺激气管导致病情波动。
2
饮食要“淡”
哮喘患者体质敏感,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已知的过敏食物,减少食物诱发哮喘发作。
3
环境要“畅”
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室内应空气流通,尽量减少环境致敏物,如尘螨、宠物毛发等。
4
出行要“防”
在花粉季节或呼吸道病毒流行季,哮喘患者外出时应尽量戴口罩,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降低哮喘加重的风险。
5
运动要“勤”
哮喘患者也需要加强日常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哮喘加重,但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强化哮喘教育”因何成为主题
世界哮喘日是全球性的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年创立的合作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主办。该项活动在每年5月第一周的周二举办,旨在提升全球对哮喘的认知与理解。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
GINA强调,为哮喘患者提供适当的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还能帮助他们明确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同时,应强化医务人员的哮喘防治教育,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和最佳治疗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临床缓解,降低哮喘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着全球2.6亿~3.5亿人,每年导致45万余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死亡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
哮喘教育普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疾病诊断不足或不准确,以及抗炎吸入激素使用不足或装置使用不正确。此外,哮喘患者对短效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剂,SABA)的过度使用与依赖,以及对重度哮喘的认识不足,都是当前哮喘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了高效控制哮喘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加大对哮喘的管理,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疾病管理目标。
作者: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苏楠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杨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