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7月18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市“医心为民、护佑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赵西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林红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县级),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韦伟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尹昌明临沭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我市连续12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连续10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新冠疫情以来,我们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处置。特别是去年,果断处置多起较大规模突发疫情,为“稳增长、促健康”创造了良好环境。面对疫情防控政策转段的极限考验,在全市建设定点、亚定点医院29家,重症救治床位1902张,迅速将发热门诊接诊能力提升3倍、120院前急救能力扩容10倍,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人民至上,轻伤不下火线,克服各种困难,及时诊疗,积极救治,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率和病亡率,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乙类乙管”后,我们深入落实国家第十版防控方案,持续强化监测预警,认真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防控,防控成果持续巩固。我市城乡联动、市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提升救治能力的经验做法获中央媒体肯定,《焦点访谈》栏目作典型报道。
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水平
全市成功创建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获批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城市医联体、18个县域医共体有序运行,9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乙等标准,1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甲以上标准。“六大中心”实现所有县区全覆盖,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01张。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建设要求,63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家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分级诊疗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0%以上。兰山区获评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全市共拥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4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30个,建成县域中医医共体4个,区域共享中药房10处,打造88处精品国医堂,建成1846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连续7年举办全市中医药文化节。市中医医院被评为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中医药特色疗法应用推广基地(试点),平邑县中医药普及化、产业化、融合化的“三化”发展模式入选省委改革办重大改革案例。2022年全市中医药4项改革纳入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揭榜挂帅”项目。
积极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连续5年下派152名“业务院长”帮扶乡镇卫生院,累计帮助建设特色专科169个、支援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每年都安排近2000个医疗团队下基层参与巡诊、义诊、培训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组织开展基层名医评选活动,19人获评齐鲁基层名医,69人获评沂蒙基层名医。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面推行“周末无差别”就诊。实现电子健康卡预约、就诊、结算、检验检测结果查询“一卡通”,电子健康卡实名注册用户1143.6万人,2022年累计服务群众2227万人次。3年来累计为全市120万名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在全省率先实现二级以上助产机构移动母婴室全覆盖。今年以来,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开展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和“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等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1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门诊和大型检查设备实现精准预约。
全面推进健康临沂建设
《临沂市献血条例》《临沂市健康乡村条例》先后颁布施行。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临沂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18项专项行动,全市累计创建8个卫生县城、136个省级以上卫生乡镇、3221个省级卫生村。我市连续9年三次高分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市卫生健康委荣获全国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我市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市,沂水县、兰山区获评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蒙阴县获评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临沭县获评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全市实现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医院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全覆盖,全市共有百岁老人1175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9年的19.4%提高到2022年的27.54%。
不断强化行业自身建设
坚持“医心向党”,深化公立医院“支部建在科室上”,市直314名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强化理论引领,累计开展“千人大宣讲”1.45万场次,16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踊跃参与。开展“讲故事、学理论”467场次,1300余人进行了宣讲。连续七年开展“最美”系列评选,2人获评中国好医生,2人获评山东好医生,累计评选全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乡医各70名。组织全系统522名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体验式调研,发现解决问题2359个。持续深化“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廉政测试、廉政查房、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五个全覆盖”,连续开展大型医院巡察整改、财经纪律大检查,三年来整改解决问题近两千个,高效办结群众12345热线诉求。
答记者问
近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请问我市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成效?
中医药除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外,在养生、保健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很受群众的信任和喜爱。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市、县区均成立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管理机构设立实现市、县区全覆盖。市委、市政府出台《临沂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并设置中医药发展专项经费,重点加强专科建设、文化宣传、人才培养等。
二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强中医医院,投资42.2亿元建设8个中医医院项目,市中医医院获评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成功申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获得中央无偿扶持资金1亿元。在平邑县、临沭县、沂南县建设3处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30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融合中西医优势,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设置中医科,将中西医联合诊疗制度纳入医院章程。6家医院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省中医药特色专科医院。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获评中西医协同重点科室,获得补助资金200万元。筑牢基层网底,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全覆盖基础上,建成88处精品国医堂,补助市级资金355万元,示范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创新性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已建成1846处,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服务模式,建成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10处,覆盖133个乡镇(社区)、800余万人口,统一中药质量标准,提高群众用药安全性,快递到家服务实现就诊配药“最多跑一次”。推行“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培育优秀人才,加大招引力度,现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189人,较“十三五”末增加743名、提升16.7%。培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全国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8人、省级名中医87人。注重青年中医人才挖掘培养,投入市级财政资金300万培养50名“沂蒙中医优才”。
三是社会“信中医、用中药”氛围进一步形成。加强宣传场地建设,建设市中医药博物馆,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处、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5所。市政府连续7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将红色文化、廉政教育与中医文化融合,打造12处“党史中的中医药”主题教育基地,培训5.1万党员干部群众。依托临沭县“红色朱村”建设中医药健康教育中心,年接待游客2.4万人次。2023年6月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推进会暨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现场交流会在我市举行。
疫情防控期间,公立医疗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请问我市的提升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面开展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
我市现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49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家,二级甲等医院29家。共有床位33090张,年门诊量1589.9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10万人次。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更新医疗设备,加大高端医疗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主要做法是:
一、聚焦基础建设,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制定出台了加快健康强市建设推进方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近三年,市县财政投入39.58亿元用于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和设备更新。先后建设了临沂市人民医院医疗科研综合楼、临沂市中医医院高铁院区、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北城儿童医学中心、罗庄区人民医院、河东区第一人民医院等60个重点项目,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二、聚焦能力提升,持续打造医疗服务高地。一是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依托市、县公立医院,建成了创伤、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疾病救治等各类医疗中心85个,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强化重点专科建设。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对29个临床专科进行重点扶持,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县域)4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50个。临沂市人民医院获批为综合类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市肿瘤医院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了肿瘤疾病、重大精神疾病省级医疗中心。9家县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管理水平,整体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开展“百名名医进沂蒙”活动。邀请北京、上海等外地名医来临沂坐诊,不断提升我市大医院诊治重大疑难杂症水平。2年来,累计邀请专家1300余人次,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86个。
三、聚焦便民惠民,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上出真招。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推行“周末无差别”就医服务,周末、节假日照样有专家坐诊。在全市推行电子健康卡“一卡通用”,解决了“看一次病、办一张卡”问题,有效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二是在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上下功夫。开展“万名医师下基层”活动,三年来,累计组织市、县公立医疗机构2.2万名医护人员到基层义诊、服务,走访群众13.8万户;组织开展“强院帮弱院”活动,安排13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县级医院帮扶13家薄弱乡镇卫生院,持续提升薄弱卫生院服务能力。三是在方便群众“少跑腿”问题上求创新。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就医咨询、预约挂号、病历复印等服务,还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患者提供免费陪诊服务。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持续推行诊间结算和床旁结算,患者在门诊看病过程中就能直接缴费,在病房就能办理出院手续,不用到医院收费窗口排队缴费,简化了结算流程,缩短了患者出院办理时间,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请问临沭县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临沭县始终以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县镇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持续加强镇村两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新建搬迁2家镇街卫生院、建成9家镇街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对全县281处村卫生室全部进行改造提升,其中新建107处村卫生室,实现了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注重提升管理运行水平。2022年开展镇街卫生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攻坚突破年活动,有效增强镇街卫生院发展活力,业务能力比上年显著提高。规范开展乡医业务培训和作风整顿,今年3月份,组织全县520名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效提升了乡医业务水平和为民服务意识。
二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设运行了医共体远程会诊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等五大医学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镇村两级就能享受到县级以上医学专家的健康服务。2022年6月,投资300万元建设“心电一张网”项目,在3家县直医疗机构、12家镇街卫生院、268家村卫生室、15家民营医疗机构投放心电监测设备,做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为急性胸痛患者第一时间打通生命绿色通道,形成了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协同救治体系。截至6月底,心电中心共收到心电图4万余份。在全国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建设单位周排名中,我县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并多次排名第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被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授予“智慧胸痛中心建设推动奖”。成立临沭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设12个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分中心,今年3月1日正式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避免患者重复检查,每月为就诊群众节约检查费用5.4万元。
三是坚持为民服务办实事,做实做细慢病管理。构建了三级协同、医防融合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三高中心”1处、“三高基地”12处、“三高之家”281处,依托全县193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规范化水平。实施三高患者分级一体化服务清单管理,在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部分全部由医疗机构垫付,居民全免费享受一体化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共筛查发现三高患者6.7万余人,复诊18.4万余人次,累计为患者减免费用500多万元。家庭医生团队为31.9万余名签约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定期巡诊14.9万余人。通过做实基层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县内就诊率和满意度。(临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