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民是我应尽的义务”
——山东省汶上县人大代表、康驿镇人大副主席、刘庄管区总支书记、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支书李新民之爱民情怀
马继东
经过部队洗礼的李新民(曾用名李万民),由一个几百人的庙东村领头雁到由庙东、蒋街、王堂、董庄四村合并后两千多人的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再成功当选汶上县康驿镇人大副主席,且兼任刘庄管区总支书记。对一名人民公仆的含金量来说,群众说了算,工作是尺子,爱民情怀是最好的答卷。
——题记
上篇:退役军人展风采
走进东石塘村,入目皆景色: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一块块庭前屋后的微田园生机盎然,一条条周道如砥的村道通达宽阔,广场上健身的男女老少一边跳,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晨曦里健身器听着前来晨练的人们讲述着这里的生动故事。去奶牛公司、家具厂工作的群众迎着初升的太阳,歌唱着新生活,奔向致富增收的“战场”,新327国道犹如一条长龙蜿蜒在村南边……一派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之画卷映入人们的眼帘。
“现在村庄一点儿也不比县城里差,我们村能变成今天这个美丽乡村,离不开军人出身的李书记!”村民李大江诚恳告知。
“我们能在家门口挣到钱,雨雪天小巷里不再担忧出门难了……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退伍军人李书记的敢作为、敢担当、乐于奉献。”村民称赞的李书记即为汶上县康驿镇原庙东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四村合并后的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民。
——2021年7月,经过组织考察、庙东、蒋街、王堂、董庄四村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选举,李新民有幸挑起了新组建的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
他原来只负责庙东一个村,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已有二十多个春秋。现在不同了,他要负责2400多人的大行政村——东石塘村的全面工作,责任大了、肩上的担子重了、其爱民情怀亦更凝重了。按他的话说“服务于民是我应尽的义务,奉献人生是我的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乐在其中。”
李新民之军人作风。1991年12月,热血沸腾的李新民光荣地奔赴内蒙古脑包山服兵役。在这个温度达到零下20℃的山上,白毛风中打磨,冲锋号里披星戴月地磨炼,不怕吃苦,不怕风吹雨打,苦练过硬的作战本领。在这个大家庭里练就了其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1993年集训3个月,李新民经得住大漠的凛冽寒风之考验,原来白皙脸变得黑亮;原来不敢面对陌生人的眼睛在军队变得炯炯有神……身披着塞外的风沙,脚踏着北疆的冰霜,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心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每天睁大警惕的眼睛,紧握闪亮的钢枪,日夜守卫在脑包山上。百炼成钢,百折不挠,英勇善战,团结战斗,士气高昂……李新民所在班成绩优异,荣立集体三等功,同时他个人亦荣立了三等功,且在绿色军营里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1995年12月,参军4年的李新民光荣退伍。退役后的他凭着军人气质和热血干劲,敢于挑战新生活。
李新民的大哥在康驿乡(镇)驻地经营的“新潮家具”是有名的,可是经营数十载销售还是跟不上。李新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是一个兵,不能袖手旁观,我要承担起一份责任……”
“大哥,我来跑销路,我自己去做。”李新民站在家具厂镇定自如地说:“在县城,我先开一个家具展销公司。”
“新民,开公司不是闹着玩的,更不是开玩笑?”大哥诧异地问。
“你等着好消息吧,我能做好。”李新民胸有成竹地回答。
于是,他便开始行动了。先去广东等地家具展销公司实地考察。他走到一家家具展销公司,一边看公司布局,一边询问家具的价格,“这个款式的价格是多少?”“这是新款式,红木家具的价格高,现在流行这种。”“这些家具能不能拆开卖?”“你看,可以随意组装。”他看着营销人员熟练地表演着。他的脑海中展开了一个前景:我开一个这样的公司,让家具走进楼房、农村的家具与城市的家具使用方式不一样。现在我要灵活地把家具进行组合……
他开始选择公司地点,先在菏泽市单县找到了目标。“真难!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现在他笑着说,“我跑了一个月,烈日炎炎的夏天,带着身份证和合同疾步跑到公司,尽管汗水湿透了衬衫,但我并没有感觉到炎热。在部队军训期间,我们拉练背着枪跑5公里,开始真不能坚持,但班长耐心地劝我,与我一起跑,我在军营里跑出了耐性,跑出了毅力……他笑了。”
后来,他回村竞选当上了庙东村的领头雁。
李新民自任职以来,以身作则,工作兢兢业业,心系民众,唱响了爱的赞歌和奉献之曲。难怪庙东村由之前的“乱子村”成为“党建示范村”,多项工作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得到了一致好评。集体被上级评为“文明单位”、“五好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戴满了荣誉花环,他本人亦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强村富民好书记”等荣誉称号。
——马记者早年在《济宁日报》所发表的《庙东村60亩洼地“入保”》(2001年1月20日第二版。“近日,康驿镇庙东村与镇绿康食品厂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远离村庄的60亩洼地按技术指导发展春地瓜,收获时以保护价收购。”)、《以前,党员轮流当支书,而今群众点准了将,于是——庙东村不再是“特区”》(2001年6月21日第三版)、《学习讲话精神实践“三个代表”》(2001年7月19日第三版)、《庙东村民主管理由乱到治》(2002年12月7日第二版)、《康驿镇大做科技兴农文章》(1999年6月23日第二版)、《康驿镇深化民意记事制度》(2001年2月3日第三版)、《康驿镇对后进村开“小灶”》(2001年9月15日第三版)、《康驿镇党员干部以左静为榜样增强责任感改变家乡面貌》(2001年2月13日《济宁日报》第一版)、《康驿镇村委换届“两满意”》(2002年6月26日第三版)等乃是最好的证明和诠释。
当然,还发表有《康驿镇为土地开“诊所”》(2000年2月25日《济宁日报》第二版)、《农民整改一“改”就灵》(2000年4月12日《济宁日报》第六版)、《九年不收提留夏粮减免三成汶上蒋街“小村”做活“大文章”》(2000年8月15日《济宁日报》第二版)、《汶上康驿:养殖大王(肖丙玉)光荣入党》(2005年7月23日《城市信报》A7版)、《康驿镇努力强化组织建设》(2006年3月10日《山东商报》B3版)、《康驿镇党员干部比奉献》(2006年11月9日《济宁日报》第二版头条)、《康驿镇发展经济不忘“治污”》(2007年1月15日《济宁日报》第六版)、《康驿镇将废旧坑塘变成“聚宝盆”》(2007年1月22日《济宁日报》第六版)、《致富不忘乡邻苏士法热心公益事业》(2007年11月21日《都市晨刊》A3版)、《苏士法包窑不忘搞奉献》(2007年11月22日《城市信报》B2版,文星窑场系原庙东、蒋街两村合建)等文稿。
李新民他们的工作业绩突出,的确时时刻刻吸引着记者的眼球。
致富路上的村支书。李新民带领庙东村两委成员李建民、徐中秀等党员干部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引领村民致富。
东石塘村东南有80余亩洼地,因为土壤贫瘠,种植收入微薄。每逢走到这里,李书记看着不到膝盖的黄色禾苗,伤心在眼里,痛苦在心里。“怎么办?”他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扛枪的肩膀能担当。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穿过朴实的军装,意志最坚强。当过兵的人,真是不一样,为了心中一身军装,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来到农村建设自己的家乡,热血沸腾地实现梦想。
“对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眼前这点算是困难吗?”
靠天吃饭的耕地,种麦子收成很差,低洼地种其它庄稼收成亦不是多好。他想到栽植杨树,可老百姓不愿意。他面临这样的烦琐事,并没有打退堂鼓,开动智力快车想办法。
军人退伍不退色,立竿见影、雷厉风行、说办就办的工作作风没有变。
2003年,李新民在济宁从一个朋友口中获取一条致富信息,一位养牛商人需要一个安静、空气好的地方饲养奶牛。他听后兴高采烈地回到村里,连夜开会商议抓住这条致富门路。
截至目前,与村里合作的奶牛公司现存栏1000余头,带动村里20余人就业,除去给村民的分红,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万元。
疫情防控紧锣密鼓。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开始了。李新民像一名战士坚守在东石塘村的路口。
他把自己公司的新办公桌椅捐给村里,把替下来的这些桌椅用在路口作为疫情防控办公的工具。自己出资买来阻挡胡同口、小路口的铁片,架起围栏封村防疫。
他夜以继日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常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2月20日,村里来了三名从疫情高危地域回来的村民。李新民更是冒着危险靠上去做工作,安抚他们的情绪,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陪同他们做检测和隔离,还亲自买来早餐,送到每一个村民的门口。口罩里没有话语,但是眼神里有更多的鼓励和安慰。
李新民在隔离点陪伴自己村的村民十四天十四夜,用军人的姿态守护着父老乡亲们的安全和幸福。
强班子带队伍。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作为基层组织,必须凝聚工作合力,增强班子战斗力,才能逐渐扭转原本被动落后的局面。
他任职以来,通过系列“美丽乡村”建设——“修路”、“改厕”、“抓环保·净环境”等,把工作思路定位在“一心为民”上。
以前,荒地、坑塘成为大家争夺的地片。谁占了谁种树,邻居之间因为种树侵占他家的荒地,刚种上的小树苗,第二天早上便不翼而飞,于是大开杀戒,看没有他人便去砍别人的树苗,砍得满地都是树枝。这样的纠纷比比皆是,让村里不得安宁。
李新民赶紧召开党员会,集体讨论荒片治理问题,党员们畅所欲言积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能让荒片导致村民闹矛盾。”李新民一本正经地说,“大家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我认为把荒片归集体所有,让集体的土地大家共享。”老党员郑衍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只要我们支部有信心,由集体管理,就一定能够成功。”李新民像当年在军营站岗一样屹立在村支部会议桌前,“先从我做起,把我家的树砍掉。”在李新民的模范带动下,其他党员带头伐倒自家种的树,这样村民都自愿地把荒地上的树处理掉了。
“村里又搞什么鬼?”“看好戏吧!”有几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把这些土地归公,一亩70元,谁愿意承包都可以,把这些收人用于村里的公益建设。”
“村里有了钱,就要给村民办实事。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时刻都要像在军队里一样,在其位谋其政,站好支部书记这班岗。”
在村里人居环境整治中,李新民率先进行“五清理一消杀”,对村里土堆、粪堆、垃圾堆、坑塘和残垣断壁进行彻底清理,并对村里所有道路进行重新铺设沥青,墙壁进行全面高标准粉刷,所有道路进行绿化,绘制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敬老、移风易俗等内容的文化墙,建成文明一条街。
为了村民的健康,率先进行自来水改造工程,让村民用上24小时无间断的自来水,在全镇率先实施“电代煤”工程,家家户户安装上免费的空调。
“村庄环境美起来,文明程度也要跟得上。”为促进村民进行庭院环境改造,李新民每月举办“家家赛庭院,争做卫生文明示范户”活动,每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文明信用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对于被表彰的先进,村里有专门的经费进行奖励。
……
“没有勇气的军队,无法战胜敌人。”李新民在村里用自己的担当引领群众走向致富路,用自己的奉献感化着东石塘村的花草树木,用军人对人民的忠诚描绘着人世间最美丽的赞歌!
李新民以自己的坚实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退役军人迷人的风采,其闪光的足迹、暖人的为民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进济宁红色记忆丛书《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下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宾至如归。
下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2021年6月3日那期《康驿便民在线》【一名党员一面旗】栏目,为纪念建党100周年,特别推出了《李新民:用实干践行初心,以奉献诠释使命》重头戏。
走进汶上县康驿镇庙东村,入目皆景——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整齐、一块块庭前屋后的微田园生机盎然、一条条村道通达宽阔,村民们在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一派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的画卷映入眼帘。
据村民们讲,之前的庙东村,环境卫生缺乏管理,村内路边环境脏乱差,村民垃圾乱倒乱丢,生活废水乱排,废弃坑塘臭味熏天。“宁走黑风口,不从庙东走”乃路人之心声。
现如今,鸟枪换炮了。村子变化如此大,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民。他担任该村领头雁已有21个年头了。
1995年,当兵4年光荣退伍的李新民凭着一腔干劲,从事起家具销售业务。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年仅25岁的他创办起自己的商贸公司先富了起来。“自己富了不算富,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怀揣着这样一个目标,李新民成功竞选为庙东村党支部书记。
在上任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李新民通过选优配强班子、统一干部思想、凝聚工作合力,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逐渐扭转了原来被动落后的局面。经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修路”、“改厕”、“改水”、“电代煤”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使庙东村从“条条泥路不见头”的落后村变成了“美丽乡村示范村”。抓班子带队伍,改变了村容村貌。难怪李新民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民生书记”。
他带领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家的服务意识,提高大家的奉献精神。
“村里集体收入少,给村民办实事时就有点畏手畏脚,增加村集体收入是关键。”李新民如是说。
他充分利用现有资产资源,摸清资产结构总量,明晰村级集体产权,分类盘活资产经营,增加了集体收入。
为实行方田绿化和让集体收入增值,李新民通过公开竞标的形式把2000米的方田绿化以每米10元的价格承包给个人,实现村集体收入2万元,实现绿化增收两不误。
该村东南部有80余亩洼地,因为土壤贫瘠收入不景气。2003年,李新民便让村里高价租赁这块土地,而后发包给济宁市汇鑫牧业有限公司饲养奶牛。该公司现存栏奶牛1000余头,带动村里20余人就业,除去给村民们的分红,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元。
李新民通过走访座谈,根据村民的意愿将全村500土地全部进行流转,这样既把村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2015年,该村大搞环境综合整治,栽植了大量垂柳、冬青等花草树木,美化了人居环境。市、县领导检查指导时,称庙东村是环境综合整治的典范,成为花园式的庙东,让村民享受到了政府改革的红利。
李新民认为,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就要给村民办实事、办正事、办好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村里人居环境整治中,率先进行“五清理一消杀”,对村里土堆、粪堆、垃圾堆、坑塘、残垣断壁进行彻底清理,并对村所有道路进行重新铺设沥青,墙壁进行全面高标准粉刷,所有道路进行绿化,绘制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敬老、移风易俗等内容的文化墙,建成文明一条街。并率先进行自来水改造工程,让村民用上24小时无间断的自来水,在全镇率先进行“电代煤”工程,家家户户安装上免费的空调,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村庄环境美起来,文明程度亦要跟得上。为促进村民进行庭院环境改造,李新民每月举办“家家赛庭院,争做卫生文明示范户”活动,每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文明信用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倡树文明新风。
2011年根据国家政策,李书记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公平公正地所决了李万江、仁仲达、李衍彬等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李新民特别关爱残疾人李玉亮、黄晓燕夫妇,为他家办理了低保等格外照顾,就连济宁市红房子义工团成员等亦前去献爱心。
庙东村美丽乡村建设远近闻名,难怪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济宁市文明村等。
李新民用实干践行初心,以奉献诠释使命,模范带领全村上下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奔跑……难怪汶上县康驿镇党委书记胡理平、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吴绪军等领导把该村视为“放心村”。
2021年11月29日,汶上县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公布,部分年轻人有望进入领导班子。根据《汶上县关于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方案》要求,经“面试+履历业绩评价”,按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分类确定了差额考察人选。在“公示”的第二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拟选用1名)”中,作为康驿镇东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新民排在了首位。
聚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在2021年12月31日召开的康驿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新民当选为康驿镇人大副主席,成为一名副科长干部。从2022年10月1日起他又兼任了刘庄管区总支书记。
李新民真正把镇党委胡书记在人代会上所强调的“新当选的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和全体人大代表要着力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升履职能力、着力推动争先进位,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落到了实处。
李新民自1999年任职以来,首先秉承“想致富先修路”理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先铺修了村里的两条主要道路,而后又陆续把各街道路面硬化,确保户户通,方便出行,在各街道路口安装路灯照明以及监控设备保障村民生活安全,全村老百姓皆大欢喜。
紧接着进行了改厕工作,减少了疾病的传播,确保了村民健康;治理村内脏乱差环境问题,美化村民居住环境;清洁废弃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将零星土地进行发包租赁,发挥土地最大经济效益;促进全面发展,积极引进“汇鑫牧业”公司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充分利用现有资产资源,充分摸清资产结构总量,明晰村级集体产权,分类盘活资产经营;将方田路林网承包给个人,实现绿化增收两不误等,件件民生工程和民意、得民心,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誉。
庙东村,由之前的“乱子村”蜕变成为“党建示范村”,多项工作皆走在了全镇的前列获好评,党支部、村委会以及他本人获得了众多的荣誉。
2020年12月7日上午,在汶上县妇联主席张颖和康驿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吴绪军的陪同下,济宁市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办帮扶六组组长薛瑞长主任一行四人走进康驿镇东石塘等两个村20户进行调研督导“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工作。对康驿镇“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探索长效机制、突出创建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积极引领广大妇女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卫生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断改善家居环境,助力人居环境优化提升。
东石塘村的单项工作搞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创新工作走在前,新闻点极易捕捉。他们建起了规范化的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一样报销)、漂亮的文化广场(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温馨的便民服务场所(各功能室齐全),打造了美丽乡村(获得了不少省市荣誉)。
的确,2022年,李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进行科学谋划、多方筹措资金,旱地拔葱,盖起来了东石塘村办公大楼和高标准的文化广场。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世壮举,没用群众拿一分钱,大家能不拍手称快?
下一步还要做活医养结合等民生新篇章,新闻会更多。
其实,庙东村20多年前的“新闻链接”便能说明问题。不妨晒一晒马记者2001年6月21日、2002年12月7日在《济宁日报》第三版发表的两则新闻稿。
《以前党员轮流当支书,而今群众点准了将,于是——庙东村不再是“特区”》——
近日,记者到汶上县康驿镇庙东村采访,70多岁的李庆宣老人兴奋地说:“俺村群众说了算,打井、修路、建校等每一件事都是群众当家。现在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比原来强得没谱了!”
庙东村是一个只有360多人的小行政村。多年来,工作基础差,村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老是摘不掉落后帽子,被当地人戏称为“特区村”。
群众的眼睛是杆秤。去年10月底,经党员群众民主推选,选中了复员军人李万民。要想富先修路,他模范地带领父老乡亲“大干快上”,13年失修的生产路顺利修复,硬化了近600米的环村路,安装了路灯,创建了文明一条街。又打了三眼机井,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脱包了几年的砖窑顺利发包,变废为宝;农电网改造、电话村建设、为学校建教学楼捐资等工作都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针对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热点难点问题,该村及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全权负责开支,组员由党员群众选举产生。公差费每人每天10元,超支自付。前阵子一位班子成员出门办公事时多买了两盒烟,便没能报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万民他们务实为民创大业的拼搏精神,感动了全村干部群众,他们的工作也就一顺百顺。
《庙东村民主管理由乱到治》——
本报汶上讯今年10月1日晚,康驿镇庙东村村委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他们正在召开群众代表会,围绕村东南几十亩涝洼地拿意见,大家一致同意搞速生林示范园。这是该村突出民主管理、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一个缩影。
庙东村是一个只有380多人的小行政村,由于多年工作基础差,村班子最多两年一换,经济发展滞后,被视为“特区村”。2000年10月,经党员、群众民主推荐,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的李万民当上了领头雁。
他不负众望,集思广益,制定适应本村实际的稳定与经济发展规划,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家庭养殖等各项生产工作。该村去年大搞村庄规划,铺修硬化了长580米、宽4.5米的主要街道,创建高标准的文明一条街,即为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来解决的。
李庆宣老人告诉记者:“俺村是大有希望了,工作由群众说了算,打井、修路、建校等,每一件事情都是群众当家作主。只有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好办。”还出台了《庙东村村级干部守则》,让群众监督干部。村干部不图名不图利,求实创新,民主管理兴村务,使该村由“乱”到“治”,落后变先进,去年还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在基层,无论是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整理、创建生态文明村等工作,关键在于“治”。“小豆腐好吃,各人有各人的做手”。至于怎么治以及成效如何,那就看是否像李新民(万民)他们那样“治理有道,领导有方”了。(山东省汶上县康驿镇党委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