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庄满鑫)近日,吉林省柳河县人民法院的调解室内,一场曾剑拔弩张的离婚纠纷画上了温暖句号。原告徐某与被告吕某,这对曾携手走过十余年的夫妻,在承办法官的耐心疏导下,放下争执与隔阂,自愿撤回离婚申请,为濒临破裂的婚姻重拾修复希望。
徐某此前以“性格不合、沟通不畅”为由,将吕某诉至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据悉,两人婚后育有一子,起初日子平淡和睦,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大,日常琐事的摩擦逐渐升级,从拌嘴争吵到冷战分居,曾经的温情被怨怼取代。案件受理初期,徐某态度坚决,认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必须离”,吕某则满心委屈,既不愿接受婚姻破裂的现实,又不知如何化解两人间的矛盾,此外,双方在财产分割归属问题上各执己见,坚决拒绝协商。
承办法官仔细阅卷后发现,这起离婚纠纷并非“无爱可续”,更多是长期沟通缺位埋下的“心结”。若简单判决离婚,不仅会让两人多年的感情彻底归零,还可能因财产分割问题埋下新的矛盾隐患。于是,法官决定暂缓程序性审理,先邀请徐某、吕某及双方代理人走进调解室,从“拉家常”开始,为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
调解室里,刚落座的两人依旧沉默对峙,提及过往更是情绪激动。法官没有急于谈法律条款,而是先充当“倾听者”,让两人分别诉说这些年在婚姻中的委屈与内心的期待;随后化身“情感纽带”,帮助两人回忆婚后共同打拼的点滴过往,并轻声问道:“你们当初能共苦,如今怎么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聊聊?”最后,法官引导双方客观分析离婚对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同时详细解读财产分割的法律原则。
经过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两人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吕某主动承认自己在婚姻中忽略了徐某的情绪需求,徐某也坦诚表示,自己在冲动之下提出离婚过于草率。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吕某承诺今后会加强与徐某的沟通交流,徐某则当场向法院申请撤回离婚起诉。走出调解室时,这对曾形同陌路的夫妻,终于愿意再次并肩而行。
这场“温情调解”,是柳河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柳河法院在办案过程中,不仅追求“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更注重用耐心与温度化解家庭矛盾,全力守护“家和万事兴”的社会基石,让司法不仅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力度,更有传递温暖关怀的温度。(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