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牛塘”边上说法治 法治种子入人心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社会 > » 正文

矛盾调解“零距离” 绘就和谐幸福新画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刘思维)邻里之间的摩擦、家庭内部的分歧、劳资双方的争议……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类矛盾纠纷,若处理不当,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麻烦。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有这样一支“调解队伍”,他们穿梭于街巷楼栋,活跃在群众身边,用耐心倾听诉求,用真心化解矛盾,用专业搭建桥梁,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成为现实,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大动力。
 
    搭建多元平台,让矛盾调解“有阵地”
 
    矛盾调解工作需要坚实的阵地支撑,为此,街道整合资源,构建了“街道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平台+社区调解室+调解员”三级联动调解网络,实现调解力量全覆盖。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平台配备了专业的调解团队,涵盖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退休干部等,为复杂矛盾纠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各社区调解室则依托“网格化管理”,将调解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方便居民就近反映问题;网格员作为调解员的“第一道防线”,及时发现邻里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做到早介入、早化解。
 
    同时,街道创新推出“线上+线下”调解模式。线下,定期组织“调解进社区”活动,邀请专业调解员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线上,开通“矛盾调解平台和热线电话,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提交调解申请,工作人员24小时内响应,确保矛盾不积压、不拖延。
 
    组建专业队伍,让矛盾调解“有力量”
 
    一支高素质的调解队伍是矛盾化解的关键。界湖街道精心选拔、培育调解人才,打造了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人情,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三懂三有”调解队伍。队伍成员既有从事法律工作多年的律师、法官,也有经验丰富的社区干部、退休教师,还有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为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水平,街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心理学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民法典》《人民调解法》、沟通技巧、心理疏导等方面。此外,街道还建立了“调解案例分享会”制度,让调解员们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们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依法办事”的原则,既讲法律政策,又讲人情世故,努力找到矛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携手共建共治,让和谐之花“遍地开”
 
    矛盾调解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几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界湖街道积极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鼓励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到矛盾调解工作中来。街道通过开展“和谐家庭”“文明邻里”评选活动,营造“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通过与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矛盾调解合力。
 
    下一步,界湖街道将持续深耕矛盾调解工作,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水平,以“调解为民”的初心,筑牢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