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姜丽)近日,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通过“诉讼保全+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了两起合同纠纷案件,有效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高效维护当事人权益,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张三(化名)系敦化市某小区业主,自2016年10月起一直未缴纳物业费、供热费,截至2025年10月,张三累计拖欠物业费13275元,供热费22122元。某物业公司、某供热公司多次向张三催缴,但张三一直未缴纳,故将张三诉至法院,并分别申请冻结张三的房产。
承办法官审查二原告保全申请材料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具备财产保全条件,但房屋保全超标的,并且后续可能存在执行困难等问题,故承办法官征求二原告意见,询问二原告是否同意先行查询张三名下存款等其他财产信息,并提供相应数额的担保。二原告同意后,便迅速作出保全裁定。依托“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精准查询,迅速冻结张三名下的银行存款。
张三得知账户冻结后,原本强硬的态度瞬间瓦解,张三终于明白,“拖”字诀在法律的刚性约束下行不通了,财产保全是法律的“硬手段”,赖账的代价其无法承担。与此同时,承办法官开始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过条理清晰的法律阐释与耐心地沟通引导,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冻结的账号被解除,张三当场履行了还款义务。二原告随即申请撤回起诉,两起长达10年的纠纷真正实现案件事了。
法官提示:在民事纠纷中,“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现象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困住了无数债权人的维权之路,财产保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有效防止债务人在诉讼期间恶意转移、隐匿财产,更能为后续执行程序筑牢“安全网”,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落地。
在这两起案件中,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司法技术手段的优势,特别是重点运用了先进的网络查控系统。这个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威力,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借助该系统的智能化查询功能,法院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精准地锁定和查控当事人名下的各类财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不动产、车辆等资产状况。这一重要举措为后续顺利开展诉讼保全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物质保障,同时也为案件的公正审理和顺利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法律基础。(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