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济宁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机制,畅通服务渠道,持续提升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全面维护区域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建立“2+X”工作机制。建立“速裁庭+要素式办案+X”制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类案件实行全程优先处理。先行调解,经调解难以达成调解意向的,采取速裁制度,特别是对符合简易程序的,与被申请人协商缩短或取消答辩期,实行简易程序处理。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努力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通过庭前引导确定争议要素,庭审重点审理,庭后快速送达,极大提升办案效率。同时,与劳动监察、综合执法及住建、水利等科室(部门)配合,对审理中的申请人举证困难类案件,积极行使仲裁调查权,缩短庭审时长,压缩办案时限,提高仲裁效能。
推行“互联网+微仲裁+法律援助”工作模式。案件受理前,申请人可采取当面送达、邮寄送达、“微仲裁”等多种方式申请劳动仲裁。其中,对申请人采取邮寄的方式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及证据材料,同时有申请法律援助意向的申请人,仲裁庭利用法律助平台协助当事人申请法律投助律师,并通过“微仲裁”小程序完成身份认证。同时,该县仲裁委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电话预约、基层调解组织网络系统转交、EMS速递邮寄等多种服务,逐步推行“互联网+微仲裁”实践。
推进“一企业一服务”工程。组成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服务队,深入企业宣传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于劳动争议多发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针对劳动争议多发、频发问题,进行精准宣讲。编印《嘉祥县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帮助企业排查用工风险及隐患,向用人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公布微信维权号、主管部门监督举报电话等方式,向企业职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维权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有效维护了该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张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