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袁义祥)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完善信义工作机制,将信义体系建设贯穿于法治工作各环节,强势推进信义、法治双引擎,打造“法惠昌民·信义致远”法律服务信义管理品牌,充分发挥“法治+信义”双效赋能作用,推动法治文化和信义文化相互融合,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水平,推动信义东昌府建设工作开新篇、创新局。
“调解+信义”,构建解纷止争新机制。把信义建设植入调解全过程,全力推进“有事来聊信义联调”调解品牌工程,进一步整合力量资源、强化协调联动、健全体制机制,通过区、镇、村(社区)纵向的三级联动,带动两级综治中心与公安、司法、信访、市民热线、工商联等多部门无缝对接,开创“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模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调的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靠信义惩戒倒逼当事人履约践诺,柔性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2022年共调解各类纠纷案件2340多件,调解成功率99.6%,调解协议履行率100%,涉案款项1600多万元,节省企业和群众诉讼费、律师费200多万元,全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了调解案件增、诉讼案件降、热线诉求降、信访总量降的“一增三降”局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治理效果。
“监管+信义”,打造行业管理新模式。在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监管有力的信义考核体系,共为12家律师事务所75名执业律师、2家司法鉴定所及司法鉴定人和10名执业公证员、公证员助理建立诚信管理档案,定期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执业服务、办案质量进行督查,将检查结果记进诚信档案,进一步强化执业者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推动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管理规范、信义执业的法律服务队伍,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扎实做好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及时清除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探索“局队制、室所联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设立镇街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室14个,联系点14个,公开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60名,加快对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重点领域的塑造执法信义建设,通过“面对面”现场执法监督、执法案卷评卷、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网上运行系统等实现多层次、全方位行政执法信义监督。认真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健全“包容审慎”的柔性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打造温情执法营商环境,推动“基层善治”,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度全区共办理免罚案件1908件,涉案金额227.22万元,受益市场主体1798家。
“普法+信义”,形成法治宣传新格局。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信义元素融入其中,利用街面集中普法、赶法治大集、网格化走访等时机,通过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摆放展板,悬挂条幅,向群众发放诚信宣传手册、民法典宣传单以及法德宣传资料,讲解真实案例等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多层次开展“信义普法宣传课”;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提升普法工作实效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充实法治宣传实体矩阵,浓厚全区信义法治文化宣传氛围。同时,利用局机关一楼大厅大屏、法治融屏、《法治东昌》电视栏目、“法治东昌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信义信息,让“弘扬大义、维护正义、恪守道义、争做公益”的信义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激发群众自觉守信、用信、共建“信义东昌府”。2022年,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
“服务+信义”,筑强法治惠民新高地。以信义建设为抓手,创新法律服务模式,多办惠民利群实事。落实各项免税政策、减免证明等事项,开展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共计12053项,减少证明材料共计29281项,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入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打造“法之援,爱无疆”法律援助品牌,推行“大厅办、上门援、网上办”三个渠道、“律师、法律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员、网格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有关部门负责人”6支队伍、“零差错、零推诿、零投诉”三零服务的“360”工作模式,降低援助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在缩短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2022年全区共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198件,免费法律咨询3200余人次,为困难群众免除律师服务费1000余万元,为当事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余万元;加强公证工作,开通公证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791件;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全面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及时调整村(社区)法律顾问,选聘151名镇街、村居法律顾问,组建14个法律顾问团队,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876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17户,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