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涛)2022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正在打扫办公室卫生的界湖司法所工作人员就听见外边有急促的脚步声,随之而来的就是两人争吵打骂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位中年男子喘着粗气对工作人员说:“我听邻里乡亲说有矛盾纠纷找司法所,今天我们过来是想找你们帮忙主持公道,解决问题。”
原来外边争吵的两个人是邻居,一位是李某甲,另一位是李某乙。2022年1月31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两家孩子在家门口玩耍,玩闹中因琐事发生争吵厮打到了一起。吵闹声惊动了李某甲,李某甲赶出来将厮打在一起的两个孩子分开后,看到自己孩子被打气不过又动手打了李某乙的孩子,正好被闻讯赶来的李某乙看到,两个大人也撕扯到了一起,事后李某乙的孩子受伤入院治疗,为此两家产生矛盾,争吵打骂不断,整个年也都没过好。
界湖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了解整件事后,劝说两家先不要激动,既然来到了司法所就先放下心中的怨气,相信咱们司法所一定能找到两家都满意的处理方案。看到双方都平静下来后,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的对他们说:“你们都是一个村的,是邻居,俗话说远亲还不如近邻呢,大年夜两家孩子还相约出去玩耍,说明咱们平时的关系都不错,小孩子在一块玩耍吵吵闹闹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孩子之间吵闹咱们大人动手打孩子肯定是不对的,你们说呢?”
听到司法工作人员这么说,两个大人也平静了许多,没有刚来时的那种怒气,看到俩人平静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继续做工作,就在这时李某乙的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 将刚刚缓和下来的局面又一次推向了低谷,此话一出激怒了李某甲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就动起了手,看到这种情形,工作人员赶紧将两人分开,并将他们分开做工作,倾听他们的要求,分析其中的问题。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既缓冲了双方的冲突,也使调解员更好地了解双方的真实想法。
李某甲自己承认当时看到孩子被人打了很生气,也是一时冲动就动了手,事后也很后悔,不该动手打孩子,也同意赔偿孩子住院的费用,但是李某乙却不依不饶一个春节见我就要动手还破口大骂,闹得自己年都没过好,越想越生气。同时另一边的工作人员也了解到,李某乙也并不是真的想起诉而是觉得自己孩子被打住院李某甲都不去看望,关键孩子之间的事哪有大人跟着动手的,也是心里有怨气,案件进行到这工作人员便将两人再次带到到调解桌前,耐心的和他们分析利弊以及其中牵涉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你们都是邻居他动手打孩子确实是他的不对,李某甲不是不想去看望孩子他还是担心你在气头上再激化矛盾,再说如果你们真的去派出所或者法院一个是周期比较长,另一个以后两家孩子还怎么一块玩,你们两家一个村住着以后还怎么相处呢,再说咱们孩子虽然说住院了但是确实也没花多少钱......”在司法所的耐心引导下,双方态度都有所松动,谈和意向明显。于是工作人员趁热打铁,拿出了调解的方案,结合双方实际让李某甲赔偿李某乙孩子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共计2700元,并买点营养品看看孩子,双方都为自己的行为相互道个歉,两家握手言和。在工作人员严谨规范又不失人情味的调解下,双方一致同意接受调解方案并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从这个案例看,两家因小事引发大矛盾,双方都憋着一口气,都不肯让步,就为了一点面子甚至说就为一句话的事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是这次矛盾纠纷的最大起因点。本来邻里之间都是一些小事,却因为双方之间都不肯让步导致矛盾激化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说邻里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法律关系,两家作为邻居,不管平时是否经常来往,也不管是否曾经有过矛盾,在出现问题后都应该平心静气的来处理,而不能以任何形式来置气,对这次的邻里纠纷,我们运用情、理、法相结合原则与调解的技巧,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化解了这次纠纷。看着调解前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后握手言和、有说有笑的回去了,界湖司法所工作人员顿感心情轻松,成就感倍增。(山东省沂南县司法局界湖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