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杨永涛)2月15日是传统佳节“元宵节”,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温暖快乐的节日,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农村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做花灯、包汤圆、欢乐闹元宵”活动,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共庆元宵佳节。
巧手做花灯,欢乐闹元宵。在北张村,由农村党员干部、幼儿园老师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巾帼志愿者”团队身穿红色马甲,早早就来到活动现场,大家各自分工,与孩子们结成花灯制作竞赛小组,一边“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花灯,一边向孩子们讲述“元宵节”的由来和当地的民间传说。精彩的故事引得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花灯制作的乐趣当中。他们争相动手、精心摸索,不一会儿,一个个写有“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等美好寓意的五彩花灯便制作成型。一个个五彩灯笼在孩子们的手中把玩,一张张童稚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乐。
非遗传温暖,文化闹元宵。在许圩子村,志愿者们陪着留守儿童一起“包元宵、猜灯谜、答民俗”,通过有奖竞答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刻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以及过年的诸多民间风俗。同时,大家还现场指导孩子们“包元宵”,传播非遗文化知识,使孩子们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浓浓快乐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当日,在妇联的指导下,全镇共开展“元宵节”活动6场,牵手留守儿童56名,对引导未成年人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