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构筑人民调解网格化,探索社会治理机制,构筑人民调解全覆盖网络,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切实将纠纷调处在基层,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共排查上报136起纠纷,化解134起,成功率98%。
一、 优化结构,规范调解组织建设。
1. 细化健全了调解架构。依托村两委换届重新梳理了村级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将网格员全部纳入调解员队伍中去,在原来27个调委会基础上,细化调解网格,每个自然村成立调解小组,由自然村负责人担任网格长,69个网格员均为调解员,调解组织由行政村全覆盖细化到自然村全覆盖。
2. 强化专职调解员队伍。镇级调委会制定完善《依汶镇专职调解员管理办法》,聘请退休村支部书记、法律服务工作者3名作为镇级专职调解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职责、待遇、考核机制。同时,做好村级网格员、调解员培训工作。月例会+季度培训会相结合。每月网格员例会讲授业务知识,规范日常工作。每季度举办集中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民法典》中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法律解读,崔长文主任调解经验分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程、案卷规范整理标准等,进一步提升村级调解员调解技巧和调解过程规范性。
3. 深入细化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全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专项行动,动员网格员走村入户,深入排查,规范填写《矛盾纠纷工作台账》并每周上报,重要时期实行日报告制度,纠纷等就地化解的立即解决,复杂疑难纠纷引导当事人到镇调解中心进一步调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4. 强化品牌引领作用。发挥崔长文品牌调解室的引领作用,打造村级品牌调解室3个,今年又新增加“老书记调解工作室”“富成调解工作室”,“老书记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调处一般性矛盾纠纷和访调纠纷,“富成调解工作室”负责调处警调、诉调纠纷,“崔长文调解室”负责调处重大疑难纠纷,确保纠纷化解在基层。
二、 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解机制
依汶镇调解中心联合法院法庭、派出所、12345热线办、信访办、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多个部门,建立诉调、警调、访调等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相关部门及时推送适宜调解的纠纷案件,调解中心在一月内限时化解,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对于涉及多部门的纠纷,调解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联合研判分析,制定调解方案。今年以来,根据政法委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依汶镇以崔长文调解室为主,其他品牌室为协助,各管理区、镇直部门、网格员等联动运行,明确诉调联络员,及时在诉调APP受理纠纷,确保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12345热线办推送纠纷25起,派出所推送纠纷8起,法院法庭推送纠纷4起,信访办推送3起,均已成功化解。
三、总结提升经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依汶镇总结矛盾纠纷化解“五三二一”工作法,并大力推广实施。根据矛盾不同类别,总结出“五类矛盾化解法”。分别是:涉法问题要依法解决,干群矛盾疏导教育,特殊群体真情感化,群体事件找准关键,突发问题从快解决。根据矛盾分类,通过运用五类矛盾化解方法,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强化三支队伍:村级的网格员队伍、专职调解员队伍和崔长文品牌调解队伍。以崔长文品牌调解室为引领,梳理人员,强化培训,夯实基层调解队伍,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牌调解的影响力、感召力,积极推动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打造了县级“郑本运品牌调解室”,深受居民群众好评。健全完善了两项机制。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通过各村网格员、调解员定期排查上报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督促调解员第一时间化解。二是复杂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对于村级调解员上报疑难纠纷,镇调委会召开由村干部、管理区、村法律顾问等参加的分析研判会议,分析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重点案件成立工作组,实行重点化解。抓住一个关键。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个牛鼻子,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不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对村干部培训教育,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和化解纠纷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村级社会治理能力。抓住村干部这个关键人,发现矛盾纠纷村干部第一时间介入,及时靠上处理,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