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讯:山东滨州市提前部署确保高考安全稳定。
一是集中开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根据考点分布情况,指导各地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对考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教育部门会同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四个专项治理行动。从行动情况看,未发现有关苗头性问题,在行动过程中,发现周边4处酒店承接婚宴,及时与有关人员进行联系,各方均承诺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影响高考。
二是做好高考期间防范高科技作弊工作。高考前,每考区安排3-5人广泛搜集有关信息,一旦发现涉及高考的非法小广告、信息传播人,协调有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顺藤摸瓜查找根源和扩散渠道,力争在考前把问题处理掉。考试期间,与公安、无线电等部门成立防范打击高科技行动小组,分两路开展行动。公安部门在做好考点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扩大警戒范围,加大对考点周边可疑车辆和可疑人员盘查力度。对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舞弊”、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等严重舞弊行为以及利用高科技作弊手段进行诈骗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目前情况平稳,暂无有关线索。
三是加强试题保密工作。严格保密制度,加强保密条件装备,加强对涉密场所及人员的管理和监控,严格安全通道制度,切实做到试卷流转过程中,始终实行双岗或多岗监督,试卷交换实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的无缝对接。严格回避制度,完善涉考人员调配、使用及监督管理办法,凡是有试卷的场所必须做到两人以上同时在场,同一考场的监考教师必须来自不同的单位。
四是加强听力考试和信号管理。在考前对听力播放设备进行反复测试检查,只要考生有异议就坚决整改。考试期间将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英语教师进行操作和监听,专职监听人员由原来的1人调整为4人。各考点在确保UPS电源可用够用的同时,都准备好应急电力保障车以备不时之需。考前电力部门已对各个考点的供电情况进行了检查核实。信号系统加强监管,要求在选好信号员和信号监督员的基础上,考点的所有人员都强化时钟、信号校对意识和监听责任,保证考试信号和指令发布准确无误。
五是加强人身安全保障。从防恐、防暴、防破坏的角度谋划预案,强化措施,加强对考生运转、食宿、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保障,切实保证统考期间考点的治安和监考教师、考生的人身安全。考前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将提前进入,并实施全程监督。
六是加强考试信息管理工作。招生考试考试系统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严谨泄露应该保密的考试信息,严禁任何学校、任何人员为考生统一设置或索取密码,严禁学校和老师代考生填报志愿。
七是加强督导检查。考前组织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考试安全拉网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要消灭死角,不留隐患。检查结束后,督促2个考点更新了听力设备,1个考点升级了网上监督系统。考试期间,将继续实行县级干部包考区、科级干部包考点的巡视检查制度,共从市教育局机关和市属高校抽调科级以上干部33人,蹲点开展考试安全督导检查工作。
八是加强舆情研判,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包括应急演练和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准备,目前,应急手册已完成印制。严格值班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出现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报告,及时妥善处置,不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