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春玥)2025年10月15日,因当事人伤病出行不便,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清河法庭工作人员主动登门,到当事人家中为其办理案件。他们以“上门办案”的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便民理念,让当事人在贴心的司法服务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关怀。这起案件的上门办理并非偶然之举,而是清河法庭长期坚持司法便民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清河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围绕“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更贴心”的目标,将便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针对老人、病患、残疾人等群体行动不便问题,法庭采取上门方式办理案件手续、送达法律文书、开展调解工作,减少群众往返奔波,提升群众诉讼体验感;针对外地当事人往返法庭成本高、耗时久的问题,法庭全面推广线上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法律文书电子送达、远程开庭、线上质证等功能,让外地当事人无需奔波,在家中即可参与诉讼流程,大幅降低诉讼成本,提升案件办理效率;针对当事人跨部门办事跑腿多、效率低的问题,法庭联合公检法司、综治中心等部门,推行多部门联动机制与首问负责制,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群众有需求时,只要找到首位接待人员,便能获得全程指引与办理,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处理,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间反复奔走,真正实现“一次受理、一站解决”。
清河法庭推出的各项便民举措,不仅缩短了司法服务与群众的距离,更让群众在每一次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效率。未来,法庭将继续坚守初心,立足群众需求,深化便民服务,以更精准、更高效的举措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让司法便民落到实处,让贴心服务触手可及。(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