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创业担保贷款,个人能贷多少钱、多长时间?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 正文

“金山”下的法庭:悠扬的“冬不拉” 和谐千万家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基层法庭是一个小小的群体
 
  不仅有法官、执行人员
 
  还有书记员、法警、陪审员
 
  他们
 
  每天都在办案过程中
 
  形成着自己的故事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感人的
 
  都是在践行着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承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福海县人民法院
 
  喀拉玛盖人民法庭荣誉庭长
 
  解肯·哈依拉提
 
  看一看
 
  他是如何用悠扬的冬不拉
 
  弹奏出和谐的乐章
 
  解肯·哈依拉提,1988年进入法院工作,从事法院工作33年,自2013年喀拉玛盖人民法庭成立以来一直担任庭长。2021年4月光荣退休后,被授予喀拉玛盖人民法庭荣誉庭长。他说牧民需要他,他就在这里继续为牧区的群众提供服务。
 
  法官不是“官”,是人民的“办事员”
 
  解肯庭长说“腿上带泥,才能接上地气;法官不是‘官’,是人民的‘办事员’。每每看到在我的调解下,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满意而归时,我心里也特别的高兴,这也是我选择从事法院工作的初衷。”30多年来,解肯庭长调解案件达2000余件,无一当事人缠诉闹访。
 
  2013年6月,解肯庭长被选派到离县城最偏远的喀拉玛盖人民法庭工作,他认为要想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就必须掌握第一手情况,于是刚到喀拉玛盖的第一件事,便和同事们走村串户,熟悉情况。对临近的村,骑自行车或搭顺风车过去;对偏远牧区,骑马前往。了解到镇上的基本情况,让他更加深感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镇上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多,临近齐干吉迭乡、兵团182、福海监狱,周边乡镇多,矛盾纠纷也多,牧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明明违反了法律,自己却不知道,普法任务艰巨,加之距离县城偏远,牧民的困难诉求只能就地解决。
 
  8年来,解肯庭长跑遍全镇17个村的角角落落,白天办案,晚上找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调处一些民事纠纷。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炎炎烈日的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他都不辞辛苦,在马背上坚守着他的初心和使命,辗转于冬牧场,夏牧场,春秋牧场之间,以“走心”的服务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马背法官”。
 
  创新调解法---悠扬的冬不拉之声
 
  奶茶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尤其是哈萨克人民更是对奶茶情有独钟。在一次单位组织去昌吉州法院观摩,他们那里的“盖碗茶”调解法,让他很受启发。
 
  2015年的一天,喀拉玛盖镇顶山182团的唐某与唐巴勒村的胡某因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来到法庭,两人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不肯让步。解肯庭长把他们带到调解室,调解室的桌子上放着早已备好的包尔萨克和热汽腾腾的奶茶,大家围坐在圆桌前,双方当事人喝着奶茶吃着热乎乎的包尔萨克,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化解矛盾纠纷,解肯庭长和法庭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他们慢慢解开心结。最终二人握手言和,将“案结事了”变成了“案结事好”。
 
  这一次调解的成功经验,让解肯庭长对法庭创新的调解方式充满了信心。后期的调解当中,又积累不少经验,在县法院的帮助和支持下,解肯庭长创新工作思路,“冬不拉调解法”应运而生,专门设立了“冬不拉调解室”。调解室的装修风格很接地气,在墙体装饰方面用喀拉玛盖镇的自然风光画替换以往生硬的法律条款,冬不拉挂在墙上,茶桌替换威严的法台,就像到牧民家的毡房做客一样,并端上一碗热奶茶,摆上糕点,在轻松熟悉的氛围里用简单的哈萨克语跟大家闲聊几句家常,在自然亲切的氛围里与矛盾双方坦诚交流,开展调解工作。
 
  其实在这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件,更多是以百姓家长里短的小矛盾和邻里小摩擦为主。但正是通过调解这类纠纷,才更能增进民族感情、促进邻里和睦。“冬不拉”法庭文化,正是“司法为民”“法平如水”的真实写照。
 
  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集中凸显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做为一名基层从事法律服务和调解工作的人员,如何将中央的精神落实到最基层,解肯庭长感到任重道远。这几年,解肯庭长和乡里的同志一道在全镇17个行政村设立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室,通过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使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了基层自治能力和水平。
 
  为了切实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解肯庭长始终用“马锡五审判”方式,通过就地办案、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督促履行,实现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的效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还邀请当地部分村民参与旁听,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宣传效果。
 
  8年来,在解肯庭长的带领下,喀拉玛盖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24小时化解矛盾不打烊,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雪,只要老百姓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通过多年来的调解经验,他探索出了“田间法庭”、“夜间法庭”、“夏牧场法庭”等多种矛盾化解方式,真正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到草原的每一寸土地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解肯庭长说只要牧区需要,牧民需要,他会选择留在这里,始终不改初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的热情去捍卫自己心中的天平,去践行一名人民法官的宗旨,谱写公平正义的冬不拉美丽乐章!(作者:新疆阿勒泰地区中院 汪丹 阿热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