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新疆:(唐玉 奎开 王罗梅)采摘、打包、装箱,10月7日,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村民李松传一家正忙着采收豇豆,头茬豇豆出售后,就能收益1.5万元。在村里,像李松传一样依靠种植豇豆致富的村民有62户。温室和露天共种植豇豆632亩。
眼下,正是豇豆采收季,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哈尔乌苏村的豇豆基地满目葱茏,齐人高的木架看不到边,细长饱满的豇豆挂满了木架,入眼皆翠绿,满园豆花香。
几个村民一字排开,有的采摘,有的捆绑,有的装车……村道上,一辆辆三轮车满载豇豆向镇上里的恒鑫农产品交易市场驶去,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当初多亏听了工作队的建议,不然哪里会赚这么多。”村民蒋帮荣种植了15亩豇豆,今年预计收入10万元左右,高兴得逢人就夸工作队。
哈尔乌苏村距离和静县城34公里,属于近郊村,村民多以种植各类温室蔬菜为主,有贫困户102户,184人,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村民观念相对落后,增收渠道不多,发展后劲不足……
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裴晶经过调研发现,这个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并不是那么名副其实,由于村民种植方式传统,产量低、品种单一,蔬菜产业陷入瓶颈。
如何帮助村民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是压在工作队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人均耕地少,产业优势没有不明显,怎么干?”“继续发展养殖可以考虑,但饲草怎么解决?”大家都在思考。“还得在耕地挖潜增效上动脑筋,少种玉米多种菜,闯出一条新路子,做出一个优势产业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席会议上,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裴晶一锤定音。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有几户温室蔬菜种植大户,工作队了解到,豇豆属于高产经济作物,易管理、产量大、收益高,周期短,且能压茬种植,可以破解村里人多地少的困境。工作队与村“两委”讨论后决定“以豇豆脱贫”作为今后的发展思路。
目标既定,针对以前零散种植、管理粗放、收益不稳等情况,工作队寻求破解之策,发展小拱棚、大棚蔬菜种植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选准良种有助于提高产量,保障技术可确保村民收入稳定,走规模种植之路能让大家抱团增收。
说干就干!工作队员、村干部利用入户走访和农牧民夜校动员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种豇豆。同时,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多方联系对接,提前谋划豇豆的销路问题。
“种小麦、玉米虽然收益少,但风险小,大面积种豇豆往哪里卖?”“种豇豆还要搭架子,如果卖不掉,损失谁来管?”没想到,很多村民对调整种植的提议不理解、有顾虑,在村民大会上议论纷纷。
“大家只管放心种,不用愁销路,销售我们联系好客商,争取在村里建农产品交易市场……”面对村民的质疑,工作队及时释疑解惑。
“我相信工作队,我愿意种!”村民王毅第一个响应。在学习和交流中,更多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积极性大增,纷纷跟进。
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村民会种蔬菜却种不出优质蔬菜,导致很多人不敢尝试。为此,工作队挨家挨户进行宣讲,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时,工作队动员致富带头人、党员示范户新建育苗大棚5个,通过示范户引导全村村民发展豇豆产业,目前,哈尔乌苏村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186个,面积1100亩,仅豇豆面积就达到400余亩。工作队邀请自治区蔬菜种植专家前来授课,专家们就如何确定育苗时间、选种、定量下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做了全面细致的培训。
曾经的困难群众阿不都伟力因不懂种植技术,种菜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工作队建议他参加培训班,同工作队邀请县里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播种、浇水、施肥、搭架、绕藤……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讲,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教。
“今年,村民种豇豆尝到了甜头,豇豆变成了致富金豆,明年我们将大面积推广,努力把豇豆种植做大做强,打造成能帮助村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哈尔乌苏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强充满信心地说。
豇豆种植产业初具雏形,工作队第一时间与乡镇对接,引进恒鑫蔬菜批发运输公司,与种植户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保护收购价格,定期上门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种植户只需将豇豆基地管理好,秋收时节,公司提供上门收购、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让村民种得安心,卖得放心。
辛苦的汗水换来了幸福指数。10月,豇豆进入集中采收期,恒鑫蔬菜批发运输公司内收购车辆也开始多了起来,每天收购价格随着市场价格而上下浮动,但平均到每天,每公斤成交价格能达到3元,每亩地预计可产出豇豆1.5吨,村民亩均收益可达5000元左右。从批发市场的豇豆运出豇豆远销内地各大市场,产销两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调整和完善温室蔬菜发展规划,引进新品种,扩大规模。不断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蔬菜质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带动更多村民就业,打造出哈尔乌苏村的温室蔬菜品牌,同时,积极与社会力量对接,以共建、共享带动蔬菜产业发展为目标,拟建设一批现代化大棚,为村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裴晶说。(新疆和静县“访惠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