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淄博高青县第三中学智启未来教育路 AI赋能新教学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教育 > » 正文

山东济宁任城区举办AI赋能物理课堂教学变革研讨会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AI+教育:重塑教育新生态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举办AI赋能物理课堂教学变革研讨会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志强)“目前我们任城校园里正刮起‘AI风’,AI技术正以多种方式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今天的数智化赋能AI进课堂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润泽万顷田啊!”济宁市第十四中学业务校长杨鲁如是说。
 
  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AI赋能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推动DeepSeek助力教育教学创新,2025年3月28日,济宁市任城区人工智能赋能物理课堂教学变革研讨会在济宁市第十四中学举行。活动由任城区教研中心物理教研员李志强主持。全区物理教师150余人参加。
 
  此次培训邀请了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信息技术管理科副主任、物理教师孙武为主讲嘉宾,为大家作了“人工智能在物理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主题讲座,介绍和展示了自己将AI技术应用到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命题、考试测评、试卷分析、问题诊断、资源建设、学业评价、班级管理、家校协同、全面育人等方方面面的实践探索,为当前的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重构了新的样态。借助Deepseek软件及KIMI、即梦、豆包等APP,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Deepseek生成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或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课程设计。AI智能分析学情数据,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习难点。信息技术已不再仅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力量,激励着一线教师积极探索“AI+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智能化的学习体验。
 
  讲座中,他分享了AI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案例。通过大语言模型(LLM)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物理教师可以快速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并通过智能助手实现课堂互动。例如,AI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AI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例如,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班级秩序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或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优化家校沟通。这些应用不仅减轻了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学习环境。
 
  在培训会问答环节中,与会教师就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交流,不仅掌握了DeepSeek等智能工具的操作要点,也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研组长李轩表示:“下步,我们物理组将把AI定位为‘思维放大镜’,引导学生在AI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最后,物理教研员李志强作了总结讲话。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教育智能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AI不会取代、淘汰人,但是用AI的人,会取代、淘汰不用AI的人。全区物理教师应以“两步走”策略推进AI应用落地: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理解AI技术对重塑教育生态的战略意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二要抓好落实,勇于实践。各校要建立AI应用试点,通过教研联动、案例共享等方式,推动技术从“概念”走向“课堂”。全区物理教师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入探索DeepSeek等技术与学科教学、学生需求的契合点,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因材施教和五育并举,让教与学更“智慧”,让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助力区域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