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沂蒙英烈志,阔步时代新征程”
——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赴临沂开展沂蒙红色文化探寻活动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媛清)朔风漫冢柏郁郁,豪杰英风凛古今。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深度挖掘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1月11日,在指导老师陈建奇的带领下,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前往山东临沂,先后参观了华东野战军纪念馆、沂蒙精神纪念馆,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历史峥嵘岁月,感悟红色精神深刻内涵。
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它不仅是地理坐标上的关键节点,更是一座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英雄之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沂蒙英烈抛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以无畏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使临沂成为革命精神熊熊燃烧的炽热之地。
叩访英魂,志续热血长歌
探华野征程,悟铁血之志。1月11日下午2:00,青鸽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前往了华东野战军纪念馆。踏入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陈列丰富,串联起了华东野战军的烽火征程。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详实的史料全方位地还原了战略决策与战斗细节,逼真的场景复原结合声光电技术,重现了战场硝烟、艰苦行军与军民鱼水情画面。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展品,不时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在分享中加深对那段历史的理解,领会华东野战军“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敢打必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队长王佳轩在走访后表示,此次走访华东野战军纪念馆,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嘱托实践队员们,“作为新时代志愿者,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融入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瞻怀先烈,心承浩气永彰
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1月12号早上9:00,实践团队抵达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了解历史事迹。该陵园由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位于山东临沂,是为纪念华东地区革命先烈而建的大型纪念园林。1949年奠基,1950年主体落成,占地19.2万平方米,有19座纪念建筑。纪念塔高45米,正面题字为毛泽东手书。
在纪念碑前,全体队员自发整理着装,垂首默哀,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队员们依次上前,手捧素雅白菊,深深三鞠躬,向英烈们表达最崇高无上的敬意与深沉绵长的缅怀之情。长眠的英雄化作不朽,英雄的壮举载入史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纪念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历经战火的文物以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勇事迹,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循迹沂蒙,情燃烽火岁月
溯沂蒙风骨,铸赤诚之魄。12日下午2点,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沂蒙革命纪念馆。该馆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设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以沂蒙精神核心思想为陈展主线,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实物、雕塑、场景复原、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沂蒙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系统诠释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实践团队重点参观了沂蒙精神展区,包括“红色沂蒙,革命热土”,“浴血奋战,生死与共”等一共六个板块,呈现了沂蒙精神从党组织的萌芽到人民群众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觉醒反抗,再到全民族浴血奋战的烽火硝烟及解放战争时期小推车推出胜利等发展历程,展示了沂蒙人民始终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历史。随后实践队员们继续参观了纪念馆的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区和《力量》群雕。随后合影留念,离开纪念馆。
赓续沂蒙英烈志,阔步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临沂是一片红色热土,沂蒙精神是在这一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伟大精神力量,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铸就的不朽丰碑。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此次走访沂蒙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陈建奇说,“我仿佛与沂蒙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他表示,青鸽志愿服务队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悟返程,将沂蒙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志愿服务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为校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成为传递爱与奉献的使者,续写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沂蒙精神、传承沂蒙精神。(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