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珠玑宝盒装 非遗传承我担当
山东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开展螺钿胸针制作公益课堂
山东法制传媒网:(范谦谦 孙悦)“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镶嵌螺钿漆器作为漆器工艺的一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唐代开始兴盛……”活动伊始,山东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非遗讲师正图文并茂地给职工们介绍螺钿的历史渊源、种类、搭配技巧以及制作工艺等。
12月18日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开展“体验螺钿技艺,感受非遗魅力”螺钿胸针制作活动,活动共吸引30余名职工参与。
活动现场,讲师详细讲解螺钿的选材、研磨、镶嵌等步骤,强调有关注意事项,并通过亲自示范操作,帮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螺钿艺术。
在讲师的悉心指导下,职工们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动手制作螺钿胸针。选材、碾压、镶嵌……大家精心挑选合适的螺钿片,调整好角度,一片一片地镶嵌在提前准备好的胸针底托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一件件精美的螺钿作品逐渐成形,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赞叹不已。
交流环节,职工们互相学习、分享各自的制作心得,现场气氛热烈。有职工表示“这是一项考验耐心的“精细活”,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挑战与乐趣,自己不仅学会了螺钿工艺的基本技巧,收获了精美的螺钿胸针作品,更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背后的匠心独运与文化魅力。”
此次螺钿艺术体验活动不仅是一场愉悦身心的美学邂逅,更为职工们搭建了一个自我熏陶、技能提升的平台,让职工们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之美中增强文化自信。
此外,邹城市工人文化宫还开展非遗漆扇、非遗剪纸、插丝珐琅等非遗传承系列活动,为职工提供更多了解和接触非遗文化的机会,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打造职工活动的特色服务品牌。(山东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