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莘县大队聚焦校园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创新实施“12345+N”举措,精准攻坚整治涉校周边突出交通安全隐患,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交管基础设施全覆盖
10月21日早高峰,在莘县实验高中门口,虽然车流人流较大,但人车通行井然有序。
为创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莘县公安交警部门立足实际,实行“12345+N”改进措施。“1”即“一校一策”综合治理;“2”即在门口安装了“拒马”和升降柱两道防冲撞设施;“3”即在门口划分集散区、缓冲区、通过区三个区域;“4”即在来车方向设置减速带、震荡标线、人行横道标线和网格线四种地面提醒标线和装置;“5”即在通行道路上合理设置警示灯、学校区域、限速、禁止掉头、禁止鸣笛五类交通标志;“N”是各学校的个性化改进措施。
他们通过交通管理基础设施、防冲撞设施的应设尽设,有效减少了交通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注重个性化
在莘县实验幼儿园门口,以往接送孩子的车辆往往存在着无序停放问题,一到上下学高峰时段,很容易发生拥堵情况,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除了实施“12345”举措,莘县公安交警部门将幼儿园门口东路沿石以上的区域,划分为家长等候区和接送通道,家长等候区使用间距1.5米的防撞隔离桩封闭,汽车不能进入,电动自行车可以进入等待,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在莘县实验高中门口,针对上下学时段,莘县公安交警部门还会采取调整上下学时段的信号灯配时、门口三个区域即停即走、设置学生入学护学通道等个性化举措。在甘泉学校,入学口还设有硬隔离桩,防止汽车、电动自行车进入,人行过街天桥用作学生上下学专用通道。
在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中,莘县公安交警部门强化精准施策,针对每个学校周边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改进举措,一些交通安全隐患和问题实现了“药到病除”。
推行“高峰勤务”机制
在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强物防技防的同时,莘县公安交警部门认真落实“高峰勤务”机制,科学设置警力部署点位,开展“助学岗”“星空护学”行动。在学生上下学期间,他们引导护送学生安全有序通过路口,及时疏导车流、劝离违停车辆,提醒学校门口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注意行车安全,倡导接送学生车辆即停即走,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同时,莘县公安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电动三轮车、四轮车重点交通违法治理行动,严查严管电动三轮车、“电摩”、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非法改装、逆行、闯红灯、超员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日常巡逻防控,最大限度保障学生通行安全。(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莘县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