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青岛李沧交警将走失男童安全送至回家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交通 > » 正文

山东济南交警组合拳节点治堵扫描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宏斌 王峰)“以前早高峰都不敢走这个路口,现在不用绕行了,每天能节省不少时间。”“原本这里下桥经常堵成一片,现在基本不堵了。”“这个路口过去经常发生刮擦事故,现在你看,根本看不到了。”今年6月,济南交警对顺河高架杆石桥路口优化改造后,这样的赞叹声时有耳闻。记者经过近一个月的持续观察,发现路口及周边甚至顺河高架交通运行良好,交通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在诸多交通问题中,治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在济南交警看来,节点治堵,一头连着治理大气污染,一头连着缓解交通拥堵,是全面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出行,促进城市交通需求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我市大气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济南交警以文明城市创建、城市质量提升、魅力泉城十大行动、移动源污染治理及高峰交通治堵为载体,紧紧围绕交通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改造提能增效、信号控制深度挖掘及交通语言优化提升等方面,把创建“智安路口”、深化路口革命2.0升级版作为打造文明交通建设升级版的突破口,实现由“单项提升”向“综合治理”提升,由文明路口向非文明路口延伸,掀起“革命效应”,打造“济南模式”,按照“智、安、畅、美”的路口革命标准,对全市路口进行分级分类排查,针对路口类型、流量等特点,实施科学渠化改造,推进重点、综合、复杂路口按照“一口一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现状路口革命、协调推动新建路口标准打造、强化微措施交通优化应用,通过打造规范管理样板和城市文明窗口,促进市民养成自觉文明出行习惯,形成城市文明交通新风尚。
 
  截至目前,济南交警已先后完成25处重点路口优化改造方案,完成顺河高架杆石桥路口、经十路舜华路口等9处“老大难”路口的系统优化改造;将“智安路口”相关内容纳入新建、改建、扩建及综合整治工程进行同步打造,已对接35条道路、72个路口,其中有28个路口已完成施工并投入运行;按照时空资源精细化利用的原则,积极采取综合举措,已完成231处拥堵点段优化,最大限度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顺河高架杆石桥路口“微改造”换“大畅通”
 
  长期以来,顺河高架杆石桥路口是老城区最为关键的交通节点之一,受路口周边用地强度大、交通吸引性强的影响,路口交通流量一直居高不下,交通拥堵指数高达2.66,拥堵态势不容乐观。
 
  顺河高架杆石桥路口下桥口
 
  今年6月初,济南交警通过勘查、调研,利用“济南交通大脑”进行数据分析,在前几年已实施多次优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周边路网特性,采取“地面与高架一体化、路口与路段一体化、时间与空间一体化、设施与信号一体化、引导与管控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决定以“禁限控制、分离控制、合流控制、协调控制”为主体,辅以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对杆石桥路口交通组织实施“禁右、禁左、分车流控制、合流控制、信号优化”等一系列综合优化改造,并于6月11日优化改造完毕正式投入运行。
 
  在优化路口交通组织方面:
 
  举措一:实施下桥限时禁右。
 
  为提高顺河高架下桥口通行效率,缓解下桥右转车辆与地面直行车辆的冲突,对下桥车辆实施限时(7时至10时)禁止右转措施,其他时间可以正常右转。
 
  举措二:实施民生大街限时禁左。
 
  为进一步提高路口时间资源利用率,解决民生大街左转车流与北口直行车流冲突问题,对民生大街实施限时(6时至22时)禁左措施。
 
  举措三:顺河西街北进口实行分流通行。
 
  为优化路口时空资源,对顺河西街北口向民生大街直行和北向南上顺河高架桥两股车流,分别通过不同的信号灯控制。在信号灯杆上增设分流向控制诱导标志,用于提示车辆注意遵循相应方向的信号灯行驶。具体为:直行至民生大街的车辆,仍然观察现有信号灯通行;而北向南上顺河高架的车辆,则要观察民生大街东侧新建信号灯通行。
 
  举措四:泺源大街东进口开辟提前掉头开口,提高通行效率。
 
  在优化信号控制策略方面,济南交警坚持“分秒必争”原则,将路口信号灯由原来五相位优化为七相位,通过多相位组合,信号控制更加精准化。调整后的相位组合,对于各流向的交通流划分更加清晰精准,充分实现了“时间+空间”的资源有效运用。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处副处长王峰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禁右、禁左、分车流控制、合流控制、信号优化”等一系列优化“组合拳”后,顺河高架南下桥口、文化西路以及东西方向整体通行效率有所提升,将进一步缓解现状交通拥堵问题,提升顺河高架路及周边道路整体通行效率。下一步,支队将继续对路口及周边路段进行观察并动态优化信号配时。同时继续全方位推动交通治堵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挖掘道路时空资源,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态势,净化交通运行环境。
 
  经十路舜耕路口再添一条“潮汐可变车道”
 
  交通素养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经十路舜耕路口,是全市文明示范路口,南依千佛山,北邻趵突泉,是展示城市交通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经十路舜华路口疏导交通
 
  舜耕路为济南中部片区南北向主要通道,早高峰拥堵情况更为严重。为缓解舜耕路南向西左转早高峰拥堵状况,降低因左转拥堵造成舜耕路沿线通行延误,从而提高整条道路通行能力,在前期通过优化信号模式及调整车道功能等一系列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按照“精细、精致、精准”的目标,济南交警再次挖掘时空资源,将舜耕路(经十路至经十一路路段)西半幅靠近中央绿化带由北向南车道,设置为限时潮汐车道,即7时至9时由南向西左转车辆通行,由北向南变为2车道,其他时间恢复由北向南通行功能。同时,保留经十路南进口逆向可变车道,7时至9时暂停使用,车辆禁止变道,其他时间正常启用。为确保潮汐车道安全运行,交警部门已施划潮汐车道标线、标识,完善路口导流线。同时,借用经十一路口北口和经十路口南口中央信号灯杆分别安装了潮汐车道标志。
 
  截至目前,济南交警已在市区设置了8条潮汐可变车道,分别是二环东路旅游路口的东进口、经十路奥体西路口的南进口、经十路奥体东路口的南进口、经十路洪山路口的南进口、经十路建设路口的南进口、经十路阳光新路口的南进口、经十路凤凰路口的南进口以及经十路舜华路口的南进口,充分利用了时空资源,大大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下一步,济南交警将继续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结合市民建议,在具有潮汐运行规律且具备条件的其他路口路段因地制宜进行设置。
 
  经十路舜华路口让路口更显“智慧与效率”
 
  每一个路口都是传播文明理念的舞台,只有人人支持和参与到文明交通行动中来,才能使路口成为展现城市文明和泉城文化的窗口。目前,济南交警围绕城市文明交通和示范路口建设,以智慧路口、安全路口、畅通路口、最美路口为目标,在全市开展“智安畅美”路口创建工作,全力打造路口革命2.0升级版。经十路舜华路口是东部城区最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也是我市183个文明示范路口中的典范、全市“智安路口”明星代表。这个路口也成为济南交警聚焦路口革命、推动文明交通创建、引领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路口看到,不少“黑科技”已经成为路口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济南交警坚持科技赋能,以“智、安、畅、美”为目标,构建“五位一体”的智能管控系统,让路口更显“智慧与效率”。
 
  ○关键字:智
 
  科技手段1.人脸识别技术强化社会监督。
 
  科技手段2.研发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专用设备。
 
  科技手段3.借用高速雾区防撞技术安装非机动车语音声光提示系统。
 
  科技手段4.防溢出机动车抓拍系统。
 
  科技手段5.电动自行车违法图像采集和号牌识别系统。
 
  ○关键字:安
 
  据了解,经十路舜华路路口在改造前,路口设计主要考虑机动车的通行,行人、非机动车通过路口采用“S形行走路径”,通行起来既不舒适又耽误时间。为此,济南交警进一步理顺行车轨迹,对路口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进行了优化整合。取直人行横道线,让步行过路口“不绕弯”。拓宽非机动车道、增设非机动车待行区,解决机非混行难题。
 
  此外,经十东路南北宽度达到80米,一个青年人正常过街大约需要45秒。济南交警为此特别设置了“行人驻足区”,通过施划醒目的黄色标线划定安全地带,从而保障老年人、小孩等特殊群体的通行安全。
 
  ○关键字:畅
 
  在保证路口行人、非机动车路权的同时,济南交警根据路口交通流量流向情况,创新推出了“分区拓展式信号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能够通过信号诱导方式,将路口不同通行需求的车辆提前归类到停止线后,在一个信号周期中“打包发走”,大大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路口优化改造后,济南交警又尝试建立了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施重点路口“责任区”管理模式,将民警、辅警、协管员、志愿者、保安、满12分学员这6支力量充分整合,按照“3+3”的架构配备路口管理力量,常态化开展路口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共管共治,夯实管理合力。
 
  ○关键字:美
 
  在路口东北角黄金转角地带,济南交警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微型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并把它打造成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红打卡地”。这是路口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其中包含了交警形象立体圆雕和汽车可乘坐式模型、动感有趣的背景框架,融合了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等活动主题,吸引市民群众拍照打卡,以参与互动的方式将文明出行风尚根植于心。
 
  济南交警在追求刚性规则约束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引领。在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设置样式简约、清晰可见的图片、文字、标识等元素,打造融入诚信、礼让等传统文化元素,突出济南特色的路口文化。
 
  燕山立交东路段“五个一体化”的综合优化
 
  燕山立交作为城市高架路与主干路相交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我市东南部城区重要交通转换功能,吸引了大量转换交通流,交通流量一直居高不下,是城市东部主要拥堵点段之一。
 
  市治堵指挥部高度重视这一节点的优化改造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秦传滨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2次现场调研,交警提出优化思路和基本措施,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专业机构制定具体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并负责工程调度,园林部门负责苗木迁移,历下区政府组织具体实施。此次优化改造主要坚持“地面与高架、路口与路段、时间与空间、设施与信号、引导与管控”五个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按照“进出分离、左掉分离、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公非分离、直左分离”的优化理念实施综合优化。
 
  进出分离。在下匝道以西利用桥下空间新开辟主路变辅路的出口,在原出口施划虚实标线(南虚北实),将经十路由西向东主线进辅路车辆和燕山立交由北向东下匝道进辅路车辆进行空间分离,消除两股车流的交织。
 
  左掉分离。将浆水泉路口西进口辅路北侧绿化带拆除60厘米,加长专用掉头车道至变道口,与左转车辆相分离,减少左转车辆遇红灯排队对掉头车辆的干扰。
 
  人车分离。对浆水泉桥下空间进行改造,将东口和西口掉头车道与斑马线置换,做到不受信号灯控制连续通行。
 
  机非分离。将南侧人行道花砖改为沥青非机动车专用道,并在现有人行道南侧绿地增加2米人行道,将现状机非混行车道改为专用右转车道。
 
  公非分离。重新设置公交停靠站,优化非机动车通行流线,将非机动车在车站前方通行改为在车站后方通行,减少公交车进出车站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消除安全隐患。
 
  直左分离。利用燕山立交桥下空间,将浆水泉路口南北向直行、左转车道置换,减少对向左转冲突。
 
  目前所有优化工程均已实施完毕,标志标线也已优化到位,拥堵状况得到极大好转,尤其是二环东高架由北向东下匝道较以前通行更顺畅。
 
  二环东路甸新南路口从“单项提升”到“综合治理”
 
  甸新南路与二环东路相交呈“T”型错位交叉口,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节点拥堵严重。为进一步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济南交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障慢行通行条件的情况下实施右转“借道共享”+慢行“蓄水式”放行组合设计,深度挖掘路口时空资源,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实现“小改造、大畅通”的效果。
 
  优化举措①:空间资源共享,提高路口时空资源利用率。
 
  为提高机动车右转通行效率,通过压缩进口道车道宽度增加非机动车道宽度,允许右转车辆借用非机动车道通行,实现空间共享目标。将非机动车车道宽度增大至3米,保障右转车辆借用非机动车道通行空间;规范地面标线,非机动车道处喷涂“右转箭头、借道”标线,引导右转机动车借用非机动车道通行。
 
  优化举措②:人车统筹兼顾,保障非机动车待行空间。
 
  为保障非机动车待行安全,避免待行非机动车与右转车辆发生冲突,在机动车停止线前增设慢行优先待行区,实现慢行“蓄水式”放行。将机动车停止线后移7米,施划长度为6米的非机动车待行区,与待行区相距1米再施划机动车停止线,有效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提高交叉口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山东济南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