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刘思维)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积极统筹整合律师、民警、包村干部、志愿者四支力量,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治理重心向一线转移,以“脚步丈量民情”的务实作风,为辖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律师下沉:法治护航,筑牢公平正义防线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律师就在家门口,有啥疑问随时能咨询,心里踏实多了!”家住界湖街道的居民王大姐拿着刚咨询完的法律意见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破解基层群众“打官司难、法律咨询贵”的问题,界湖街道司法所组织专业律师定期下沉到各村(社区)开展“法律门诊”服务。
律师们不仅现场为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维权等方面的法律咨询,还通过以案释法、法治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常用法律知识。截至目前,律师下沉团队已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0余场,化解邻里、劳资等各类纠纷30余起,出具法律建议15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基层治理筑牢了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
民警下沉:平安守护,织密社区安全网络
“看到民警每天在小区里巡逻,晚上睡觉都更安心了。”这是界湖街道居民对民警下沉工作的真切感受。为提升辖区治安防控能力,界湖街道派出所推行“民警下沉网格”机制,将民警力量精准分配到各个网格,实现“一格一警”“警民联动”的治理模式。
下沉民警一方面加强日常巡逻防控,重点排查小区消防隐患、治安死角,严厉打击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群众,与居民楼长、网格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掌握辖区动态,提前介入化解潜在矛盾。同时,民警还联合社区开展“平安宣传进万家”活动,向群众讲解防诈骗、防盗窃、消防安全等知识,发放宣传资料。
包村干部下沉:精准服务,打通政策落实末梢
包村干部作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面对面”服务。
他们详细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农村道路修缮、水利设施维护、低保医保办理等民生问题。针对村里的脱贫户、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包村干部定期上门走访,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此外,包村干部还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志愿者下沉:温情服务,传递基层治理温度
在界湖街道的各个角落,总能看到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力量。街道依托组建了“暖心志愿服务队”,吸纳了退休党员、大学生、热心居民等志愿者,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有的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理发、送餐、打扫卫生等“暖心服务”;有的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规范停车秩序;有的在防汛抗旱等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协助做好物资配送等工作。志愿者下沉服务不仅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传递了社会温情,让基层治理充满“人情味”。
凝聚合力,共谱基层治理新篇章
律师的法治保障、民警的平安守护、包村干部的精准服务、志愿者的温情奉献,界湖街道“四支力量”下沉一线,形成了“1+1+1+1>4”的治理合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界湖街道将继续深化“四支力量”下沉机制,不断完善联动协作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目标,为建设和谐稳定、宜居宜业的界湖街道贡献更大力量!(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