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郯城县归昌乡全力应对高温 筑牢安全防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 > » 正文

山东泗水县服务企业安全发展“七妙招”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杨玉栋 刘涛)山东省泗水县不断增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辖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隐患排查自查和管理、坚决预防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强势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紧抓安全生产,工作中摸索总结了服务企业安全发展“七妙招”,即:带、访、查、看、定、见、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带,即带着检查任务清单。清单应包含:①明确检查的目标、范围;②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及步骤,熟悉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等方面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及危害的情况,保证检查的全面、有序、规范。③明确检查人员,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视情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参与检查。④明确携带的器材,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二访,即访主要负责人。①检查时务必与主要负责人见面,问主要负责人职责、一级风险点及管控措施有哪些,面对面宣讲安全生产有关政策要求,讲清其承担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讲清企业违法违规生产会导致的危害,督促企业法人切实提高认识,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如因主要负责人外出等原因无法见面,也要与其电话联系,告知上述要求,同时,当面向企业在家负责人宣讲有关要求。②通过集中座谈与个别见面相结合的方式,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关键岗位生产骨干等人员,面对面开展宣讲座谈,问岗位职责、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从中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分析讲评安全管理员履行职责情况,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的要求建议;提醒一线员工珍爱生命,树牢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提高按章操作的技能。

  三查,即查准摸清风险隐患点。坚持精、深、细、实的原则,详细查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及事故征兆等。①查责任。查实体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特别是主要岗位、关键部位人员的责任清不清楚,工作程序及方法是否与实际一致。②查设施设备。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等进行测量,相关生产设施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仪器仪表是否显示正常值;安全设施设备是否规范配备并有效运行,人员是否规范使用操作。③查作业现场。查生产场所秩序、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标准;操作人员是否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操作人员是否正确佩戴、正确使用;有没有不安全行为,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人和事。④查物质。原料、产品的储存、使用、保管是否规范,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⑤查标识。查有没有设置安全警示牌及警示标志,从业人员是否知道相关要求,是否掌握自我保护知识。⑥查公示。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否向从业人员报告、通报或公示。

  四看,即看相关文档资料。①看制度文件。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生产规划设计、操作规程等文件有没有制定,内容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实际。②看各种记录。详细查看会议、自查、设备检修、交接班、应急演练、安全费用提取等各种记录是否规范,依据制度规定一项一项进行核实、一条一条严格检查,判断各项措施要求是否执行到位。③看证照。从业人员有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是否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是否具有操作证,已有的操作证是否过期。④看培训。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否落实,是否“走过场”,有没有教育培训资料,内容是否合理,记录是否真实,效果是否突出。⑤看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五定,即现场定整改措施。针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立即做出采取措施的决定。①对于当场能够整改的隐患问题,要督促指导或协助检查对象当场整改,同时详细填写整改问题记录。②对于需要长期整改的隐患问题,现场向检查对象提出整改意见,出具书面责令整改指令书,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整改完成后及时销号。对于重大隐患问题,每天调度整改进展情况。对于限期内未能整改到位的,依法进入执法程序。

  六见,即见工作成效。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要在三个方面见成效:①隐患问题得到解决。全面彻底整治风险隐患,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强化督导调度,确保隐患问题按时“清零”。②整体工作有提升。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和措施高效落地见效,各类风险隐患精准有效防范,安全发展底线守住守牢,确保全县不发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或有影响的突发事件,确保“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③工作机制有完善。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及时总结成效,发掘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七留,即各类检查要留记录。检查人员要详细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写明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隐患问题、整改要求等,现场签名确认。形成的现场检查记录材料应一式两份,检查单位、检查对象各留一份,实现安全生产检查有记录、可追溯。(山东省济宁市